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3年, 第2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9-20
  

  • 全选
    |
    专稿
  • 吴凡, 汪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41-446,47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与国家科技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自1989年开始每4年评审1次,目前已评选九届。本文以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医药类获奖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等方面,重点分析医药类获奖项目的分布特征,总结获奖成果的关键要素,为教学成果有效培育提供启示。
  • 张浩, 陈昕, 吴立明, 薄丽娜, 陈勇, 吴国柱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47-451,5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以来,上海市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组织实施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聚焦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及新冠疫情防控中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能力,全力推动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学科人才及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强项更强、弱项增强、短板补齐”。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主管部门、各区政府和各项目单位共同努力下,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平稳有序,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持续夯实了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基础,加快推动了公共卫生各项应急管理和健康服务能力全面升级。
  • 卫生经济
  • 周慧君, 王薇, 王沛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52-46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起始使用氨基酸配方(amino acid formula,AAF)和深度水解配方(extensively hydrolyzedformula,eHF)治疗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allergy,CMA)患儿的经济性,为患儿家庭在疾病膳食管理过程中优选性价比高的配方粉,同时也为临床医生选择处方提供相应的经济学证据。方法 以我国2岁以下CMA患儿为研究对象,构建决策树模拟其临床路径,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模型从患者视角出发,评估患儿在治疗CMA过程中的直接医疗成本和2岁前建立牛奶蛋白耐受所需要的时间(效果指标)。从成本和效果2个方面综合对比评估起始使用AAF或eHF对CMA患儿疾病膳食管理的经济性。结果 起始使用AAF替代喂养的CMA患儿获得牛奶蛋白耐受所需时间平均为7.15个月(其中轻中度CMA患儿平均需要6.41个月,重度CMA患儿平均需要10.11个月)。患儿2岁前配方粉饮食替代喂养的诊疗及家庭护理等总成本平均为23 455元。起始使用eHF替代喂养的CMA患儿获得牛奶蛋白耐受所需时间平均为10.50个月(其中轻中度CMA患儿平均需要9.58个月,重度CMA患儿平均需要14.13个月)。起始使用eHF的总平均成本高于AAF,无乳糖eHF的总成本平均为30 592元,略低于含乳糖eHF的31 337元。与起始使用eHF替代喂养相比,使用AAF替代喂养不管是对轻中度还是重度CMA患儿都具有绝对的经济学优势,且重度CMA患儿获益更大。在考虑模型参数的各种不确定性后,AAF仍有92.0%以上的概率为优选的CMA管理配方。结论 相较于eHF,起始使用AAF替代喂养对于我国CMA患儿治疗具有绝对的经济学优势,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
  • 陆东哲, 邵祯谊, 沈洁,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62-46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上海市实施冠状动脉支架(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冠脉支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耗材的定价政策以及冠脉支架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改变,对上海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住院患者PCI及相关手术治疗状况和冠脉支架利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4月出院的上海市所有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人口学与诊疗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和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影响。结果 共纳入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182 302人次。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PCI治疗率(从41.30%下降至36.65%),且政策的即时效应使PCI治疗率下降5.18个百分点。住院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技术的利用结构有所变化,且PCI治疗的住院患者中至少植入1根冠脉集采支架的比例显著增加(从54.35%上升至84.10%),政策的即时效应使此比例增加了39.51个百分点,但政策实施后此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 上海市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PCI治疗产生了预期作用,未来还需完善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以满足PCI治疗实际的需要。
  • 邵祯谊, 陆东哲, 沈洁,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67-47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上海市冠状动脉支架(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冠脉支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耗材的定价政策以及冠脉支架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改变,对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4月出院的上海市所有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冠脉支架使用状况的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和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医疗费用指标值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动。结果 上海市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使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脉支架费用降低,年节约冠脉支架费用约4亿元;总住院医疗费用降低14.85%,政策的即时效应使总医疗费用均数平均减少了9 142.12元,且政策实施后总医疗费用均数的变动趋势较政策实施前显著下降;总医疗费用的结构得到优化。结论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撬动了冠脉支架行业价格,降低了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但需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及其配套措施。
  • 医疗保险
  • 陈星, 陈文, 张璐莹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72-47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昂的价格和不确定的价值,使创新药品及时地纳入各个国家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面临挑战。基于绩效的风险分担协议能够在创新药品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将支付的价格和实际产生的健康效益联系起来,有效降低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风险,加快药品的准入和报销。通过梳理肿瘤、罕见病、血液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领域内各个国家创新药品基于绩效的风险分担协议的实施情况,从协议的类型和内容、临床数据的收集、实施与监管和结果的应用等方面提出我国在实施创新药品基于绩效的风险分担协议时的政策启示。
  • 祖恩晴, 鲁冰, 王贤吉, 揭俊钦, 陈英耀, 周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77-48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基于价值医疗进行医院绩效评价的研究,详细介绍10年来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服务购买项目(Hospital Value-BasedPurchasing Program,HVBP)的开发、建立与实施效果,分析美国如何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该体系的发展、推广及其在战略购买中的应用。结合我国的情况明确价值医疗的核心与内涵,为探索适应国情的基于价值医疗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提供思路与启示。
  • 张晓玉, 应晓华, 钱梦岑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83-488,5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是否会导致住院患者按医嘱转院概率上升,从而评估改革对患者离院方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2019年某市住院病案首页5%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医疗保险患者为处理组,以非医疗保险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改革前后2组患者按医嘱转院概率变化的差异,从而识别政策效应。结果 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后,总体上未发现住院患者按医嘱转院或按医嘱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概率上升,但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患者和老年患者按医嘱下转的比例增加22%~56%(P < 0.05)。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与高风险、高年龄患者按医嘱下转的比例增加相关,但尚不清楚改革是否影响患者长期健康结局。建议加强对按医嘱转院的适宜性评估和监督,推动基于成本核算的病种权重设定,积极探索基于价值医疗的捆绑支付和按绩效支付等方式,避免在控制费用政策激励下发生不合理的成本转移行为。
  • 医院管理
  • 刘美洲, 陈春华, 于莉, 牟敬锋, 罗灏, 陈玉倩, 覃心宇, 张少冲, 李芬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89-49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眼病住院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优化眼病医疗资源配置,科学制定眼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描述分析深圳市某眼科医院2018―2020年出院患者的基本特征和疾病谱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眼病住院患者年龄主要为45~< 85岁。主要病种为老年白内障和其他视网膜疾病,构成比分别为38.96%和8.66%;其他视网膜疾病、屈光和眼调节障碍疾病构成比上升明显。男女性眼病疾病谱存在较大差异。因眼病住院的病种年龄聚集性特征明显,15~< 35岁患者以屈光、眼调节障碍(29.92%)和其他斜视(12.88%)为主,35~< 50岁患者以其他白内障(23.08%)、视网膜脱离和裂孔(10.40%)为主,50岁及以上患者以老年白内障(58.03%)为主; 0~14岁患者各年龄组住院眼病病种差别较大。结论 中老年人是眼病治疗主要人群,应前移预防关口,完善以人为本的眼保健服务体系,加强眼科住院重点人群重点病种管理,重点做好新生儿眼病筛查、青少年屈光和眼调节障碍预防和老年人眼病防治工作以减少眼病负担,同时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眼科资源配置,落实眼病分级诊疗。
  • 姚强, 张之恒, 夏冕, 王帅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496-5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照料模式对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为完善老年人临终照护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4—2018年追踪数据筛选出2 226名临终期老年人,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照料模式对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 正式照料(OR=6.931,P < 0.1)和非正式照料(OR=3.479,P < 0.1)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然而高额照料花费对医疗服务可获得性起抑制作用(OR=0.392,P < 0.05)。同时,接受正式照料老年人的临终医疗费用低于无人照料(β=-0.973,P < 0.05)和接受非正式照料(β=-0.633,P < 0.05)的老年人。结论 临终照料显著影响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正式照料能够提高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并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建议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照护行业发展,充分发挥正式照料与医疗服务的协同作用,并建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的正式照料筹资机制,以完善老年人临终健康保障体系。
  • 陈志军, 包维晔, 沈思远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03-508,52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各因素对儿科病种成本收益的影响情况及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对病种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方法 采集样本医院数据,分析成本与费用结构、住院时间、相对权重(relative weight,RW)、患儿年龄、与成人比对情况等多因素对于儿科病种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儿科病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 儿科类病种亏损数量多,大部分病种亏损程度较成人严重,成本收益与费用、成本结构关系密切,技术劳务性项目亏损严重。结论 应当有针对性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财政和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强化成本控制及信息化建设,对儿科病种组进行分类评价和管理,从而促进儿科病种实现内涵质量及病种效益的提升。
  • 王丹丹, 戴瑞明, 盛韬, 陈璐, 刘洪国, 杨建军, 罗力, 张天天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09-514,52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政府信访等患者投诉数据,从患者体验视角出发,提出一种评价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新模型和新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整合系统理论和患者体验视角,结合患者就诊流程,提出包含等待时间、费用合理、服务可及等13个评价特征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理论模型。其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语义分析,开发一种从投诉文本中自动提取服务质量评估特征的技术。以人工标注结果作为金标准,验证技术准确性。最后,综合考虑服务质量维度以及投诉数据来源的权重差异,建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量化方法,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 投诉文本中服务质量评价特征的自动化提取技术的准确度达89.95%;量化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优劣,模拟结果获管理部门较高认同。结论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患者投诉数据评价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管理部门测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捕捉潜在风险提供新思路和新工具。
  • 王丹丹, 张天天, 罗力, 戴瑞明, 刘洪国, 杨建军, 盛韬, 王海琴, 李维益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15-52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某市为例,探讨课题组构建的基于患者投诉数据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理论模型及技术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该市2016—2021年的热线投诉、信访投诉、医疗机构运营等数据,计算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分,并与通用的患者满意度及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新评价方法测算得出的结果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该市公立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获卫生管理部门高度认可,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现有评价方式。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该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热线投诉总量及每万诊疗人次投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三级医疗机构在等待时间、服务态度、院内设施等方面的投诉占比超全市平均水平。结论 实证分析证明了课题组构建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节约人力资源、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并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卫生管理部门增加管理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 张文涵, 赵健霖, 何桂香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21-52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疆老年人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利用及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其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推动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678人,其中581人(85.7%)利用过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满意度为71.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状态(离退休的OR值为2.427,95% CI为1.195~4.928)、居住状况(夫妻同住的OR值为0.156,95% CI为0.035~0.695 ;同子女住的OR值为0.179,95% CI为0.041~0.788)、是否使用电子设备(使用电子设备的OR值为2.683,95% CI为1.468~4.904)和患慢性病情况(患两种及以上的OR值为2.462,95% CI为1.227~4.939)是影响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利用的因素(P < 0.05),职业状态(在职的OR值为3.691,95% CI为2.047~6.655)、是否使用电子设备(使用电子设备的OR值为2.605,95% CI为1.498~4.530)和患慢性病情况(患2种及以上的OR值为0.366,95% CI为0.226~0.593)是影响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满意度的因素(P < 0.05)。结论 社区应加大对智慧医疗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建立社区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慢性病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 刘欣华, 左丹妮, 范一丹, 石美琴, 朱明珠, 郑永元, 徐承妍, 李伶伶, 叶正强, 洪佳旭, 归纯漪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27-5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眼耳鼻喉科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眼表疾病咨询的对话文本进行自然语言分析,挖掘咨询眼表疾病的患者的特征、眼表疾病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病种及健康需求,为制定结构化的医疗咨询平台及线上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循证方法构建眼表疾病健康教育需求维度,运用基于统一信息抽取(univers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UIE)的自然语言分析法对该医院2020—2022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18 654条眼表疾病对话文本进行清洗、归类、分析。结果 咨询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小于60岁的咨询人群占比高达89.69%。研究构建了眼表疾病非结构化对话文本规范词词库,以及症状管理、就医流程等9个健康咨询需求维度,生成了每个维度词频排名前10位的高频词,所有关键词中排名前5位的高频词分别是“泛红”“玻璃酸钠”“痒”“环孢素”“干眼”。结论 须重点关注的眼表疾病有眼干燥症、变应性结膜炎等,用药知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就医流程是患者咨询的热点,医护人员应加快构建这类疾病的线上健康教育方案,推动眼科智慧医疗和护理向纵深发展。
  • 公共卫生
  • 张尹彤, 彭杨, 郝模, 李程跃, 蒲川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34-538,54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川省和重庆市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及其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比较两地差异,探索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对川渝两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意义。方法 收集梳理川渝两地公开发布的涉及传染病防控的所有政策文件,量化评价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单因素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2004—2020年川渝两地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呈稳步上升趋势,四川省从2004年的36.17%提高到2020年的56.83%,重庆市从2004年的34.02%提高到2020年的46.67%。两地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对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解释程度分别为77.40%、72.6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传染病发病率的因素在四川省为组织架构健全程度,在重庆市为各方职责明确程度和组织体系协调者权威程度(P < 0.05)。结论 川渝两地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有效促进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四川省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高于重庆市。两地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 陈凯悦, 蒋绮蕴, 王佳韵, 张一英, 李安乐, 李俊, 田丹, 李程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39-54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遴选和确定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的要素及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研制全流程的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方法 系统评阅国内外管理规范相关的文件和文献112篇,运用边界分析法、项目管理理论总结和归纳管理规范的要素;围绕确定的要素,系统评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82篇,结合偱证决策原则和专家咨询,从可操作性、社区适宜性、系统性和认可度4个方面论证管理规范,从必要性、可操作性、社区适宜性3个方面论证管理规范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结果 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应包括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流程和效果评估7个要素。高风险人群的管理目标是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管理主体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管理内容包括并发症相关知识教育、危险因素控制与干预、并发症防治措施、并发症风险评估以及并发症诊断性检查;管理方式包括健康教育、自我管理、随访管理和同伴教育。管理规范各要素的具体内容认可度较高,评分均大于4分(满分5分)。结论 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定程度弥补了该领域的不足;管理规范中明确的操作流程对有效管理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操仪, 刘览, 陈珉惺, 杨山石, 何阿妹, 徐源, 何蓉, 胡家瑜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48-55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公开发表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相关文献的分析,了解HPV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应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其他领域研究进展和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主题词搜索PubMed中2012—2021年公开发表的HPV疫苗相关英文文献,导出其PubMed唯一标识码(PubMed unique identifier,PMID);搜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同时段发表的HPV疫苗相关英文文献。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合并2次搜索的文献,用CiteSpace 6.2.R2进行国家/地区合作网络、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突发性探测,绘制关键词时间线图。结果 2012—2017年,HPV疫苗相关英文文献数量有波动,2017—2021年,文献数量稳步增长;美国、英国、中国是相关英文文献最多的国家。文献共被引分析显示,早期发表的(2009、2011年等)被引较多的文献较为关注二价、四价HPV疫苗有效性方面; 2014—2016年的文献较为关注九价HPV疫苗的使用、接种情况,以及疫苗覆盖情况。文献共被引及纳入文献的关键词分析都发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HPV感染不同型别的研究、疫苗卫生经济学评价、HPV感染所致宫颈疾病及其他疾病、对疫苗的认知等都是2012—2021年的研究热点;热点从早期关注疫苗本身的有效性、安全性扩展到对人群水平的影响、免疫项目等宏观方面的研究,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也更加细化,方法更加多样。这与之前中文文献数据库分析的内容整体相一致。结论 考虑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建议,未来研究可能仍关注疫苗的接种策略,如相关疫苗的接种剂次研究,覆盖更多亚型的多价疫苗研制,以及对应疫苗的交叉保护效果、接种方法,疫苗相关知识的健康传播及效果,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多样的方法学。此外,建议考虑结合我国特有的情况,在该疫苗领域开展针对我国特殊情况的相关研究。
  • 基层卫生
  • 徐兴美, 代震, 王广通, 刘春光, 于贞杰, 郑文贵, 胡善菊, 井淇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56-560,57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影响因素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结果 财政投入、政策法规保障、中医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医疗保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居民中医药服务认知、中医药文化传播以及服务可及性等8个因素是影响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结论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协同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的应有之举。
  • 荆丽梅, 李水静, 王静蓉, 吴玉苗, 施永兴, 杨超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61-56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宁疗护作为全生命周期最后阶段整合健康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政策议题,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和立法层面。上海市2012年以来进入安宁疗护新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期,注重发挥政府主导、政策支撑引导,强化标准规范引领,建立完善评价制度,编制培训大纲教材,探索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多元化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本文在总结上海市安宁疗护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特点基础上,提出整合接续安宁疗护与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优化分级分类机构设置标准和服务管理规范,开展综合监测持续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培养培训制度巩固多学科协作人才队伍,推进安宁疗护收费支付制度改革激活内生动力等发展建议,以期推进构建社区全覆盖的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格局和普惠性基本安宁疗护服务制度,保障安宁疗护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卫生人力
  • 刘汝佳, 王锦荣, 陈海红, 王晶, 林振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66-57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机构的妇幼健康从业医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江苏省为例,采用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综合医院、中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卫生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共回收1 863份有效问卷。妇幼健康从业医生职业认同得分为(3.62 ± 0.70)分,其中职业归属为(3.87 ± 0.71)分,职业推荐为(3.12 ± 0.91)分。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的妇幼健康从业医生职业认同得分显著高于综合医院、儿童医院(P < 0.05)。职业发展是各类机构妇幼健康从业医生职业认同共同的影响因素(P < 0.05)。结论 江苏省妇幼健康从业医生职业认同存在“高归属、低推荐”悖论,各类机构应聚焦于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职业认同。
  • 杨阳, 杨墨轩, 钱晓烨, 张雪莉, 杨征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73-58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川省口腔医疗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以及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为优化四川省口腔医疗资源配置、满足居民口腔疾病防治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法 对四川省口腔医疗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使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四川省口腔医师按人口、地理和经济分布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 四川省口腔医师数仍存在缺口。按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0.3,处于比较公平状态;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3~0.4,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四川省口腔医疗人力资源质量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四川省须继续加强口腔医疗人力培养和人才引进,重视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问题,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扶持力度,有效提高口腔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徐源忆, 洪阳, 何蕾, 洪峰, 张衍萍, 侯芳, 马艳, 刘勰, 陈莹, 张飞,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82-58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健康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预测2021—2025年资源变化趋势,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集聚度评价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健康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运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测算服务需求,使用GM(1,1)模型预测2021—2025年资源变化趋势。结果 贵州省每千名儿童拥有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生0.091人、儿童保健人员0.092人。各市(州)儿童保健医生和护士缺乏比例较大,分别为65.16%和98.13%。黔中经济区儿童健康人力资源集聚水平较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集聚水平较低。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人力资源集聚度均小于1.000,毕节市和黔西南州人力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均小于1.000。据预测,“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儿科及儿童保健医护人员的年均增长率均在11.00%以上。2025年,贵州省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0.170人、儿童保健人员0.165人,较国家儿科医生发展新目标(1.120人)和儿童保健人员配置标准(0.200人)分别有0.950人和0.035人的缺口。结论 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生人均拥有量不足,需求缺口有待填补。儿童保健人员缺乏比例较大,应加强配置并优化存量。儿童健康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应因地制宜完善区域资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儿童健康人力资源将持续增长,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储备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 王诗祺, 董莉薇, 龚晴, 陆晔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89-59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见习满意度以及见习意愿现状,通过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见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见习学员参与就业见习的意愿,使其能积极主动投身于见习活动中,达到落实就业见习政策的目的。本研究中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指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方法 基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选取见习生管理、见习条件、见习薪资和人际关系4个维度作为见习开展情况的保健因素,认可赞赏、成长发展、成就感3个维度作为见习开展情况的激励因素,采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开放性问题深入挖掘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的因素。结果 各因素影响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见习意愿的程度均较高,同时学员对就业见习现状较满意。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在见习生管理、见习条件、人际关系、认可赞赏、成就感和成长发展的满意度与6个维度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见习时长在见习生管理、见习条件、人际关系、成就感、成长发展这5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校方面可以将提高见习满意度的重点放在见习前专业指导、见习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安排、见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见习基地条件改善上,建议完善高校见习前专业指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作量、提供见习成长发展机会以及改善见习基地工作条件等。
  • 医学教育
  • 吕奕鹏, 高翔, 张明吉, 李国红, 李岩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595-599,60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必修课设置,通过分析临床专业开设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现存问题和学生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针对某高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和预防医学五年制2个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研究。调查采用整群抽样,通过线上方式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授课内容评价等。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课程总评分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253份,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0人(79.1%),预防医学专业学生53人(20.9%),两者在适合开课的年级、班级规模、建议学时数、课程必要性、授课形式、实践课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异;年级、性别、课程必要性以及内容合理性4个要素会对课程总体评价产生影响。结论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用宏观视角和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医疗卫生问题,课程开设具有必要性,专业特征与就业倾向是课程需求的重要导向,应进一步综合教学反馈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师技能,最终实现该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优化。
  • 蒋蕾, 宋义蒙, 卓维海, 包涵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600-60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健康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大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放射医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同时也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本文阐述放射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分析放射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大健康”背景下放射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为新时代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放射医学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 许晓茵, 汪玲, 顾源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606-6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医科教师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调研医科教师参与理论学习活动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影响理论学习满意度的因子与机制,进而探求医科教师理论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学习偏好对学习体验有正效应;提升医科教师理论素养要基于不同群体的学习偏好设置学习内容、优化学习形式和改善学习体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作用和网络新媒体新技术作用,切实提升医科教师综合素养与育人能力。
  • 许晓茵, 汪玲, 尤小芳, 顾源, 张镭, 王琪, 姜宴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611-61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调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所属二级院系“三全育人”工作现状及教师与学生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个维度构建一套与医科院系特点相符、便于院系和系室实际操作的评价量表,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与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 熊祖泉, 黎音亮, 汪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5): 617-61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理念形成了冲击性挑战。“互联网+”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改革了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滞后性与静态性,具有即时评价、师生同参与的动态评价特点,为进入临床培养阶段的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在临床教学中进行自我革新和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平台与工具,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