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20
  

  • 全选
    |
    专稿
  • 健康中国研究网络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45-448.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1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是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健康中国研究网络结合循证科学证据、专家智慧及实践经验,形成“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专家共识”,探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内涵、意义、目标,提出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系统原则,并提出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以期为政策法规制定者、卫生健康领域决策者和管理者、卫生政策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 老龄健康
  • 陈凯悦, 赵瑞, 王佳韵, 秦昊, 陈政, 李程跃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49-456.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为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服务体系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市、区两级共30家评估机构开展机构调查;对上海市、区两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保障局,民政局等部门的管理者以及评估机构的负责人开展关键知情人访谈;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系统分析框架,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梳理存在的问题。结果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服务体系的服务提供规模较大,评估人员数量较多,信息化平台建设、筹资机制运行、组织架构设置基本健全。存在服务体系顶层统筹有待加强,评估机构规模小,评估人员队伍不够稳定,评估费用偏低,信息平台运行不稳定,评估结果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结论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服务体系未来发展应从明确定位与完善顶层设计,增强部门行业管理的统筹协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评估机构与人员的专业性,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标准宣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

  • 刘冰冰, 刘晓梅, 刘子琼, 杜国明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57-464. https://doi.org/10.12458/HDPR.24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设计,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实践路径。方法 采用PMC指数模型对我国第一批和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中12个城市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并对政策内容进行差异化分析。结果 各试点城市政策等级均在良好及以上水平,整体水平较好,但在激励约束、政策时效层面以及发布机构指标维度上有待完善,各试点城市在参保缴费、服务方式、待遇享受条件和支付标准3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碎片化问题突出。结论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阶段取得初步成效,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各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差异性显著,亟待统筹与协调。健全筹资机制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得以长足发展的关键。

  • 吴尚, 是沁, 钱爱兵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65-473.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1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完善“适老化”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Embase、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等11个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实证研究,检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利用漏斗图、Egger回归法、失安全系数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采用Q值检验、I-squared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进行整体效应值分析和调节变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因素可分为主体因素与情境因素2类。主体因素中,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与感知风险(r = 0.265)、消极情感(r = 0.389)、宿命论(r = 0.146)呈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r = -0.309)呈负相关。与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相关的情境因素是技术障碍(r = 0.405)、信息过载(r = 0.247)、信息可信度(r = -0.268)、代际支持(r = -0.326)与污名化(r = 0.101)。性别、国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消极情感对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 建议建立细粒度的代际支持网络,提高老年群体自我效能感;提高健康服务渠道准入门槛,改善健康信息内容质量;开发适老化特征的健康信息服务,消除数字技术障碍,持续优化老年健康信息服务。

  • 卫生技术评估
  • 王俊伟, 洪冬旎, 尹洁, 戎春宇, 王云梦, 王宝悦, 周萍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74-481.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伦理学评估是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HTA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伦理学评估的方法,其中“价值论法”可以有效地将伦理学方法与工具整合到HTA中,做出更好的决策。本文就国际上已经应用的价值论方法和指南,包括苏格拉底式法、HTA核心模型、瑞典、西班牙、法国HTA指南,进行描述与讨论。价值论法可通过1组与卫生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对该卫生技术进行分析,引起伦理反思,探讨使用该技术后的伦理后果,在权衡后由决策者制定是否使用该技术的决策。此外,本文将上述方法或指南中的卫生技术相关伦理问题进行整理,以助力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伦理问题清单,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价值论方法指南,促进卫生技术的健康发展。

  • 陶颖, 刘世蒙, 任延峰, 谢飞, 陈英耀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82-491.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5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将优劣尺度法应用于陈述性偏好研究的属性开发过程,为属性选择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生成优劣尺度法(best-worst scaling object case, BWS-1)问卷,以有抑郁倾向的社会公众和确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调查获取研究参与者对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偏好,采用计数法和条件logit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并分析偏好异质性。结果 计数法和模型法的BWS-1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肝脏或肾脏损伤(重要性排序均为第1位)、头痛或头晕(重要性排序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疾病复发率(重要性排序分别为第4位和第2位)在患者组和抑郁倾向组的重要性排名均靠前,月自付费用在2组中均存在较大偏好异质性。基于定性研究和BWS-1定量结果,最终纳入后续陈述性偏好研究中的属性包括出现肝脏或肾脏损伤的风险、出现头痛或头晕的风险、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睡眠障碍、缓解率和月自付费用,其中多数是在BWS-1结果中重要性排名靠前的属性。结论 BWS-1可为陈述性偏好研究中属性确定提供有效的定量证据,但仍需结合研究问题、决策环境、利益相关方意见等,通过定性研究补充并论证BWS-1未考虑的属性,以提高研究的严谨性。

  • 顾一纯, 何达, 王江娜, 郝佳君, 梁鹏, 覃肖潇, 张蕴伟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492-499.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4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Ovid-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使用R 4.0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2项研究。与传统麻醉深度监测相比,BIS监测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谵妄(RR = 0.56,95% CI:0.42~0.75,P < 0.01),术中知晓(RR = 0.51,95% CI:0.36~0.74, P < 0.01)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RR = 0.77,95% CI:0.67~0.89,P<0.01)的发生,显著缩短睁眼时间(MD = −2.55, 95% CI: −3.75~ −1.35,P<0.01),定向力恢复时间(MD = −5.38,95% CI: −8.94~ −1.82,P<0.01),拔管时间(MD = −5.65,95% CI: −7.13~ −4.17,P<0.01)和术后恢复室停留时间(MD = −9.47,95% CI: −13.50~ −5.43, P<0.01),减少麻醉用药量(SMD = −1.02,95% CI: −1.37~ −0.67,P<0.01)。麻醉中使用BIS监测与临床常规麻醉深度监测在术后恶心呕吐、异常血压发生率、死亡率、手术时间、预测意识恢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中使用BIS监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麻醉管理的效果,对保障患者的麻醉安全和手术安全均有积极意义。

  • 卫生政策
  • 苗豫东, 朱东方, 李寅飞, 申战垒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500-504.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s,IDS)的建立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制度的重大革新,构建IDS是全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框架。降低交易费用是确保新制度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以威廉姆森-张五常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为指导,将IDS交易费用分解为计划决策成本、业务协作成本、专项投入成本、监督管理成本,构建IDS交易费用微观测度模型,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从提高交易费用认知、建立节约制度供给、健全补偿激励机制、构建集体行动路径等4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降低IDS交易费用,有助于IDS韧性可持续运行。

  • 苗豫东, 张敬宝, 叶贝珠, 付硕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505-510.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9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s,IDS)交易费用的供方认知能力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提升IDS供方的交易费用认知能力和主体实现政策目标积极性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基于威廉姆森-张五常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将IDS交易费用分解为计划决策成本、专项投入成本、业务协作成本、监督管理成本。通过典型抽样法选取河南省Z市J区、山东省N县、青海省D州IDS的供方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供方工作人员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应用IDS交易费用供方认知评价量表测评供方工作人员对IDS交易费用的认知能力,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验证不同供方间认知能力的差异,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供方工作人员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936名工作人员,调查对象的IDS交易费用供方认知评价量表平均得分为(12.59±3.22)分;53.42%的调查对象认为计划决策成本较高或非常高,75.11%认为专项投入成本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92.52%认为业务协作成本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77.14%认为监督管理成本处于一般及以下。PSM前后,牵头医院工作人员的认知能力得分均高于成员单位。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单位性质和岗位是供方工作人员交易费用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IDS的供方工作人员交易费用认知能力一般,认为交易费用主要分布在计划决策成本和业务协作成本;IDS供方工作人员的交易费用认知能力受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单位性质和岗位影响,且不同供方间的交易费用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建议下一阶段应着力提升供方对交易费用隐秘性与普遍性的认识,构建节约型制度供给与补偿机制,以提升IDS的供方交易费用认知能力,增强其实现政策目标的信心。

  • 李淼军, 朱东方, 牛亚冬, 王伟, 苗豫东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511-516.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9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患者对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机制”交易费用的认知状况,测量并比较城乡患者交易费用差异,为“转诊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青海省海西州D市紧密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河南省郑州市J区城市医疗集团、山东省德州市N县健康管理联合体内发生上转或下转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交易费用的认知;基于威廉姆森-张五常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建立交易费用测算方法,测量其转诊的次均交易费用,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比较城乡患者的交易费用。结果 共调查915名转诊患者,其次均交易费用为647.68元,包括次均时间成本348.61元、专项投入成本299.07元;29.30%的转诊患者认为转诊过程中所需的成本较低或者非常低,近50.00%的患者认为转诊过程中所需的成本中等;男性、≥60岁、农村、受教育程度高、在业、转诊交通时间长、上转并下转的患者,交易费用相对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前后,城镇患者交易费用(600.24元、547.87元)均低于农村患者(671.51元、934.7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患者对转诊交易费用认知程度较低,在转诊过程中所承担的交易费用较高,且农村患者远高于城镇患者。建议供方层面畅通转诊渠道,需方层面提高交易费用认知水平和推动有序就医,保障方建立补偿激励措施,以有效应对交易费用。

  • 苗豫东, 郭丹, 牟凌霄, 曾鑫, 胡建平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517-523.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构建降低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s,IDS)交易费用的实现路径,为降低IDS交易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N县、河南省郑州市J区、青海省海西州D市三地92名IDS工作人员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范畴归纳,基于真实情境推演法构建理论框架,通过归纳法提出政策建议。结果 共访谈3 680 min,整理得到55.28万字,提取出134条原始语句。开放编码形成19个一级范畴,主轴编码形成7个二级范畴,选择性编码得出人类行动者及非人类行动者2个研究层面,构建了包含行动者、行动转译、目标3个部分的降低IDS交易费用的理论框架。结论 我国的IDS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院、成员单位、患者4类参与主体和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组成,IDS交易费用在各行动者间普遍存在。建议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多方行动者利益协调、加强患者培育等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费用。

  • 数智健康
  • 黄果, 魏雪峰, 白飞, 薛迪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524-530.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医师对乳腺癌病理切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辅助诊断技术的优势和风险的认知及其支持度,为我国乳腺癌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上海、湖北和甘肃9家三级甲等医院中负责乳腺癌临床诊疗及医技支持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医师对乳腺癌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技术的认知和支持度差异。结果 共纳入278名医师。在医师的认知中,乳腺癌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技术排名前3位的优势是“可减轻病理诊断医师的工作负担”(77.70%)、“可提高诊断效率”(76.26%)和“可减少病理诊断医师的配置”(48.20%);排名前3位的风险是“误诊风险增加”(66.55%)、“漏诊风险增加”(56.47%)和“缺乏统一诊断标准”(50.00%)。68.71%的医师支持或较支持乳腺癌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技术,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医院的医师对乳腺癌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技术的支持度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应建立标准的医学影像学数据库,并推行安全认证,推动乳腺癌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使医师对该技术增强信任和支持。

  • 基层卫生
  • 杨琪娇, 樊金荣, 王鑫, 毕圣贤, 彭馨怡, 徐露, 陈迎春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2024, 27(6): 531-536. https://doi.org/10.12458/HDPR.20240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四介小”健康管理模式对慢性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为构建新时期基层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 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开展研究,采用便利抽样,匹配问卷调查数据与县域公共卫生系统数据库信息,共纳入47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是否接受“四介小”健康管理模式管理,分为试验组(n = 226)及对照组(n = 251)。以患者2023年初次随访数据为基线,对比分析该年度患者末次血糖控制情况、定期随访依从性、运动频率、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心理调整等指标。结果 “四介小”健康管理模式在促进慢性病患者行为改变方面成效显著。试验组中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数占比(58.85%)明显低于对照组(77.69%);定期随访依从性达到62.83%,显著高于对照组(51.79%),每周运动超过3次(52.21%)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9.08%)。试验组患者规律服药率显著提升,高达85.84%,相较于对照组(77.69%)有明显优势;遵医行为良好患者比例(46.46%)显著高于对照组(31.88%)。但在心理调整方面,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介小”健康管理模式在改善慢性病患者行为上具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在定期随访、运动频率、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心理调节有积极的潜在影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