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3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20
  

  • 全选
    |
    专稿: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吴凡, 汪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国家战略需求,围绕新医科建设内涵、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医学学制学位制度、临床医生培养体系、医教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全面梳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相关国家文件政策,论述如何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医学+X”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和卓越临床医生的自主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 吴凡, 汪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9-1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深化医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主题,定位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和能够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引导博士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祖国、扎根人民,以支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医学博士生拔尖创新能力;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在医学关键领域,探索培养未来医师科学家的“ MD+PhD”双学位博士生教育,持续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和专科医师培训的有机衔接,促进发展新增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
  • 公共卫生
  • 李倩, 邵钰清, 于宏杰, 王朝昕, 吕奕鹏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5-19,2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评价主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应用4方面对中国评价体系现况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优缺点,为下一步丰富和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评价体系的主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指标应用4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概括讨论。结果 在评价主客体方面,我国现行的卫生应急评价体系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评价全国范围内省、市、县各级卫生系统内相关单位的卫生应急能力。在评价方法方面,我国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各级卫生系统行政部门自评普查,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分析评价。在评价指标方面,按照事件发展可分为准备阶段、应对阶段和事后阶段3大类指标,可细分为11类一级指标。在评价指标应用方面,按照评价客体分为个人层面评估、机构组织层面评估和区域卫生系统层面评估。不同层面需根据不同评价客体选择不同侧重的指标用于评价。结论 我国未来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还需加快标准化和个性化融合,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丰富评价主客体,改善指标体系重主观、轻客观现状,推动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定期开展评估工作。
  • 胡新雨, 高秀, 李云伟, 吴凡, 梁鸿, 赵德余, 黄蛟灵, 刘姗姗, 张宜民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20-2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居民对群防群控工作的参与、认知情况以及疫情防控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为应对疫情防控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居民参与群防群控工作情况。共收到有效问卷8 574份,采用频数、构成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14%的调查对象认为来自社会的支持度和认可度不高,73.0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加强参与群防群控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调查对象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独居老年人(占92.22%)、慢性病患者(占76.37%)、儿童(占71.37%)和孕妇(占67.44%)。结论 群众群防群控意识提高,为疫情防控平稳过渡到新阶段打下基础;加强群众与社会多方参与,提高防控自治能力;优化群防群控薄弱环节,关注重点人群需要。
  • 吴国柱, 潘启超, 吴立明, 沈鑫, 宁镇, 岳清, 张浩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25-2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艾滋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推进联合国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海市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本市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了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责任与任务,持续推进各项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分析近年来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及现状,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及建议。
  • 张放, 张明文, 管至为, 徐方, 吴寰宇, 夏天, 黄晓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28-34,4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传染病暴发为主的突发公共事件对超大城市的应急响应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急作业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大城市选择的应对发展方向,而数字孪生技术与城市大数据的应用为我国应急作业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上海市数智疾控应急作业中心管理平台建设为例,总结面向城市公共卫生数字治理平台建设的规划内容与设计经验,围绕系统架构、孪生架构、业务模型阐明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详细介绍数字业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辅助作业中心、孪生服务平台四大业务平台建设内容,为我国超大城市公共卫生数字治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实证参考。
  • 张梦溪, 徐双飞, 熊海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35-4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的选择偏好,分析不同人群的偏好异质性,为疫苗的合理推广和使用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基础上,纳入2月龄至10周岁儿童的家长,使用电子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利用混合logit模型来评估受访者对PCV13的选择偏好。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 476份,通过一致性检验的问卷1 175份。所有疫苗属性对选择偏好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和保护时长是儿童家长更注重的疫苗属性。包含交互效应的混合logit模型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更偏好90%有效性以及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疫苗,家庭人均月收入大于3 000元的家庭更偏好进口疫苗。在为儿童选择PCV13方面,儿童家长更愿意为疫苗高有效性和10年的保护时长支付更多的费用,普遍更偏好国产疫苗和全程接种费用低的疫苗。结论 研究结果将为后续相关部门对于PCV13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并且为疫苗生产方提供参考,有助于合理推广PCV13并提高其接受度。
  • 卫生经济
  • 刘方珉, 吴春峰, 吴国柱, 沈鑫, 吴哲渊, 陈静, 宁晨曦, 陈勇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42-4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上海市近年结核病诊疗费用减免政策,探索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MDR-TB诊疗费用减免政策和综合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2017—2019年确诊MDR-TB患者情况和诊疗费用减免情况数据,开展针对疾病经济负担的问卷调查,建立涵盖患者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临床特征、疾病经济负担和诊疗费用减免情况数据库,明确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和灾难性卫生支出(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发生情况。以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可能影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不同比例下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纳入研究分析的MDR-TB患者平均年龄为(44 ± 16)岁,男性139例(占70.9%),上海户籍占46.4%,49%的患者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治疗期间,患者自付诊疗费用中位数为4.0 (四分位数区间2.0 ~ 6.5)万元。113例患者获得减免诊疗,减免费用中位数为2.6 (四分位数区间1.3 ~ 4.9)万元。若自付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40%及以上,有47.8%的患者会发生灾难性支出;若不考虑减免政策,有59.8%的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上海户籍(OR=0.3,95% CI为0.1~1.0)、更低家庭收入水平(Ptrend=0.002)、医疗保险类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外来人口综合保险(OR=13.3,95% CI为1.0~171.2),无医疗保险(OR=17.5,95% CI为2.7~113.0)]和既往结核病治疗史(OR=3.3,95% CI为1.1~10.0)可能影响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结论 上海市MDR-TB患者的自付诊疗费用较高。医疗保障力度较小和家庭经济情况不佳的患者更易发生高额自付费用,导致灾难性卫生支出。上海市MDR-TB诊疗费用减免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刘贝贝, 郭金玲, 尹姗姗, 李向旭, 曾军杰, 王慧慧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50-56,6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我国省域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为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2—2020年为研究区间,运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度测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的协调水平。结果 (1)2012—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03%和31.69%。其中,2019—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年均增长率高达36.72%,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32%。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9%、-2.51%、-1.51%。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75%、-1.00%、-0.64%。(2)我国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的0.389增至2020年的0.920,年均增长率为11.36%,协调类型由2012年的轻度失调发展为2020年的优质协调。东、中、西部耦合协调度均数分别为0.64、0.52、0.47,协调类型分别为初级协调、勉强协调、濒临失调。东、中、西部耦合协调度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5%、-1.00%、-0.61%。(3)东部多数省(直辖市)除2016年为经济发展滞后型,其余年份均为医疗卫生服务滞后型;而中、西部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除2014年为医疗卫生服务滞后型,其余年份皆为经济发展滞后型。结论 从整体上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综合发展及其耦合协调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耦合协调水平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空间格局。各区域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医疗卫生与经济发展战略措施,提高两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以实现两系统优质协调发展。
  • 医院管理
  • 罗力, 陈渊青, 张飞, 许全成, 范轶, 李萍, 吴萍, 陈萌萱, 任柏冰, 张天天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57-6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政策指引下深圳南山区域医联体发展的探索,为其他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知情人访谈、现场调研、二次资料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剖析深圳南山区域医联体强基层的策略背景、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结果 统一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区域学科联盟,以契约方式加强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联系,具有可行性。结论 强基层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深圳南山区域医联体强基层的策略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 田浩国, 高山, 杨令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61-6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年苏浙沪皖经济圈内27个城市医院运行效率,为优化苏浙沪皖卫生资源配置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苏浙沪皖27个城市医院指标数据,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法,在控制环境变量和剔除随机效应后效率分析。结果 苏浙沪皖经济圈医院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41、0.948和0.992。结论 苏浙沪皖经济圈内医院运行效率有所差异,环境变量对医院运行效率影响较大,对外部的资源配置存在敏感性不同的差异,应统筹区域医疗资源,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 李星颐, 谢诗蓉, 叶正强,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66-7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患者对智能预问诊的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系统的管理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构建模型并提出假设,对172位使用智能预问诊的用户进行代填式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中各因素对患者持续使用意愿的解释程度为75.5%。满意度(P<0.001)、感知有用性(P<0.01)对患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期望确认度对满意度(P<0.001)和感知有用性(P<0.001)均有正向影响。结论 在建设和推进智能预问诊的过程中,患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是系统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关注患者的用户体验、完善优化系统功能、适度宣传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从而使其愿意持续使用智能预问诊。
  • 管文博, 黄葭燕, 梁笛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71-7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西紧密型县城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试点县前后患者对居民就医体验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变化,评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成效。方法 在2020年与2022年,分别对试点县和非试点县的医共体门诊患者、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双重差分法比较前后满意度差异。结果 2022年的患者满意度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0.05)。试点县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就医环境、等候时间、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医疗费用满意度与非试点县相比,分别提升了0.306分、0.361分、0.462分、0.377分、0.273分、0.404分(P<0.05),但医共体建设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不大。结论 广西“三二”医联体(三级公立医院与县级二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取得了一定成效,牵头医院住院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应促进“三二”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有机衔接和融合,提高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 李晶慧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76-7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的医院为例,通过梳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作价入股的政策和现状,剖析当前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打通医院作价入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链路,助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行。
  • 王海英, 薛领, 赵威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80-87,9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是构建高质量医疗体系的重要基础。随着北京疏解工作的全面启动,以往高度集中布局的北京医疗资源需要重新配置。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的优化,既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不能加剧北京的“大城市病”,这是疏解面临的新课题。研究以计算社会科学的方法为基础,北京医疗资源疏解为背景,开发基于agent的城市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和布局的计算实验平台,讨论“点轴放射”模式和“组团”模式等不同布局情景下居民的居住选择和就医行为,“动态”观察和评估不同模式在平常和应急两种状态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点轴放射”模式的医院布局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匀,能够随着人口的迁移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的服务半径,效果略好于“组团”模式。然而,在灾情疫情等应急情形下,“组团”模式的医疗资源配置表现要显著好于“点轴放射”模式。研究表明,基于agent的建模和计算实验方法能够为利用真实数据建立现实模型展开这类布局事前研究和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 医疗保险
  • 尚春晓, 童禧辰, 陈文, 张璐莹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88-9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我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目前特定高额药品(以下简称“特药”)保障的范围及水平,为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官方公众号、投保小程序收集2022年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政策,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提取和分析参保条件、筹资标准、特药的类别及保障水平等内容。结果 2022年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所包含特药数量的均数为28种,以肿瘤药为主。54.62%的商业医疗保险方案特药起付线设定为0,报销比例的均数为74%、中位数为80%。70.54%的商业医疗保险方案封顶线在100万元及以下。58.04%的商业医疗保险方案保障既往症人群的特药费用,但保障水平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降低。结论 我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特药保障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满足患者多元化用药需求,但对既往症人群的保障水平较为有限。建议进一步优化特药保障责任,明确特药目录的遴选规则。
  • 张力源, 万益静, 咸云, 罗小峰, 张智若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92-9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7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总结我国开展医疗保障(以下简称“医保”)经办机构飞行检查的问题及其产生因素,为完善我国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机制,加强对医保经办机构的监管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于2022年7—9月,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4个省份的医保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样本量的确定以不再出现新的信息为标准,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通过对11名专家访谈资料的分析,归纳提炼开展医保经办机构飞行检查的问题,包括力度不足、队伍构成不健全、缺乏具体内容及标准等,以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包括选择效应、缺乏标准化做法、区域差异等。结论 医保经办机构的行为及工作效率影响着医保基金安全,对其进行监管十分必要,但开展医保经办机构飞行检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建议推进制度建设,加大飞行检查力度;丰富队伍构成,提升飞行检查质量;完善指标建立,规范飞行检查内容。
  • 基层卫生
  • 顾瑞龙, 郭雁飞, 阮晔, 孙双圆, 董俣君, 蒋安丽, 吴凡, 施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97-10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50岁及以上人群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基线调查资料,选取我国8个省/直辖市15 050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使用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问卷和WHO生活质量量表8项简化版评估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并获取社会人口学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信息,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按居住地、性别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3 408人,平均年龄为(63.86 ± 10.24)岁,对本市(区)提供的卫生保健服务感到非常满意的占4.16%,感到满意的占58.90%,感到一般的占30.81%,感到不满意的占5.69%,感到非常不满意的占0.44%。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得分为(40.25 ± 15.5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好(P<0.001)。在分层分析中,该关联在不同居住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较高的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度和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关。
  • 汪梦, 陈晓丽, 王鹏飞, 刘馨雅, 蒋昀,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05-1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上海市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医养结合现状,推动医养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实施框架》为指导,通过文献归纳分析法查阅国内外与医养结合及评价相关的期刊文献、政策文件等,结合专家咨询与论证,明确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评价框架、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等。结果 在基于《老年人综合照护实施框架》明确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框架和国内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构建涉及7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宏观层面包含加强管理和问责制度、加强体系建设;中观层面包含促使居民和社区参与并提升其能力、支持并协调多学科人员提供服务、面向社区的定向照护服务;微观层面包含对个人需求、偏好和目标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结论 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为上海市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 袁颖, 王伟, 谢学勤,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11-11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7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情况,明确不同因素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及其程度,为进一步发挥乡镇卫生院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交通年鉴》,对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农村地区经济、老龄化、教育、社会发展水平。结果 2009—2018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卫生资源配置是影响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重要因素;农村道路密度对医疗服务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农村道路密度越高,医疗服务量越多;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居民教育水平对出院人数具有负向影响。结论 我国仍需重视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关注卫生资源配置数量、质量与效率;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涵,持续推进强基层建设。
  • 卫生人力
  • 胡逸欢, 庄宇, 何蓉, 操仪, 张伊人, 刘览, 邵岑怡, 吴立梦, 周瑶涵, 杨丹桐, 范军, 肖萍, 祖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16-120,12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现状与成效,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能力,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激发科研活力。方法 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青耕计划”资助的2批次共67名培养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相关投入、产出情况及培养对象对该培养项目的意见建议等。结果 “青耕计划”培养对象所在部门对其项目实施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很大。67名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共撰写中文论文74篇,中位数为1篇,共撰写英文论文14篇。共申报课题45次,获批课题共9项。共参加科普宣讲93次,撰写科普文章67篇,中位数为1篇。53.85%的培养对象确立了今后的研究方向,44.62%的培养对象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培养对象认为其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结论 作为青年人才的“第一桶金”,“青耕计划”对提升科研素养、熟悉科研流程、助力业务工作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议从培养周期、支持力度、培训交流、导师遴选、资源共享、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对该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优化。
  • 于慧敏, 王伟, 邓子如, 臧召燕, 李星星,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21-12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梳理(包括网页文献、数据库文献和灰色文献)并结合我国2006—2021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公共卫生护士定义和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同时对我国承担公共卫生相关服务的各类护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在分析目前公共卫生护士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公共卫生护士定义,界定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职责及工作内容;重视公共卫生护理人才培养,开展岗前和岗位相结合的专业培训;尽快开展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现况调查,科学合理配置我国公共卫生护士资源等对策建议。
  • 刘光辉, 严非, 程骋, 归纯漪, 聂雯瑾, 包江波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27-13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20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三级专科医院护士离职意愿现状,探讨护士人格特质、工作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的关系及人格特质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 2022年1—2月对上海市某三级专科医院的全体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量表、工作支持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离职意愿量表调查。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采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473份问卷。受调查护士离职意愿总分为(14.03 ± 3.76)分;大五人格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宜人性(35.72 ± 5.71)分、严谨性(34.13 ± 6.03)分、开放性(29.94 ± 6.64)分、外向性(28.29 ± 6.27)分、神经质(24.84 ± 7.58)分;工作支持得分为(71.05 ± 15.34)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0.60 ± 6.26)分。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夜班频次以及有无编制的护士的离职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工作支持、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宜人性能够解释护士离职意愿0.7%的变异。结论 上海市某三级专科医院护士离职意愿水平较高。护士的人格特质、工作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会影响护士的离职意愿,具有宜人性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离职意愿。
  • 雷清强, 胡逸欢, 邵岑怡, 刘览, 魏丹阳, 黄晓燕, 夏天, 陈敏, 高林峰, 祖平, 胡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33-13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3.23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项目为例,对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客观评估,总结项目实施经验,完善项目评估机制,强化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对上海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方法 基于学科建设验收评估申请书,通过定量、定性方法对学科建设期间的项目基本情况、学科建设成效、跨机构科研协作、参与公共卫生实践以及人才培养与建设等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各学科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级别较高,较好促进了学科创新发展;各学科团队注重公共卫生实践与应用能力建设,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复旦大学在论文发表合作网络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多部门科研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促进了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结论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