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2年, 第2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20
  

  • 全选
    |
    专稿
  • 李幸祥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03-40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长三角公共卫生区域合作主要是工作机制方面的合作,尚未在制度层面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长三角公共卫生区域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奠定了基础;公共卫生的内在特征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提出了需求;为使长三角公共卫生政策协调一致,需要协作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建议签署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的合作协议,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的主体、程序和重点内容。
  • 公共卫生
  • 高雅, 田靓, 郑毅鸣, 李春圆, 李羚玮, 沈文源, 张德宇, 屠伟峰, 肖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08-41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上海市港口口岸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小组公开发布的港口口岸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文件及对相关港口的调研结果,分析和讨论上海市港口口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和阶段性工作成效,探讨跨多部门协作在港口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上海市港口口岸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小组借助专题协调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专家调研机制和三级检查(督查)机制,通过规范港口作业流程、封闭管理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管控国际船舶和人员及规范处置国际船舶污染物等防控手段,初步摸索形成了一套以“闭环管理”为中心的港口防疫制度,成功做到了将机制平台化,团结各有关部门共同在不降低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减少防疫政策对于行业经济和人员的影响,实现科学精准防控的目标,为港口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多部门联防联控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策略。
  • 张德雨, 沈文源, 肖萍, 田靓, 郑毅鸣, 高雅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13-415,42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上海市港口口岸疫情联防联控市、区、企业三级检查(督查)机制,从主体责任落实、港区出入、港区防疫设施、港区人员管控、集中居住点管理、消毒管理等角度介绍一级检查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梳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三级检查(督查)机制的优点。
  • 董斌, 殷勇, 张芬, 王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16-41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2022年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率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建设“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病区,围绕家庭患者特点,通过确定团队架构和组织流程,把控关键环节和风险应对,有效开展亲子方舱一体化管理,在实现医疗安全“零意外、零纠纷”的同时,保障患儿及家长迅速康复出院。目前,该方舱已成为收治儿童家庭较为集中的方舱病区,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 夏寒, 冯骏, 赵丹丹, 唐怡雯, 夏天, 付晨, 钱晨嗣, 林维晓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20-42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传染病规模大、受影响人数多、大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排查困难等问题,研究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针对确诊患者、活动轨迹等关键组成要素,通过实体识别、关系路径建立等,构建面向大人群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排查模型,解决传统流行病学及密切接触者调查方法难以应对大人群调查的问题。该模型形成了一种高效的确诊患者到密切接触者追踪方法,可有效提升区域内公共卫生应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防控成效。
  • 朱丽娜, 张伟波, 金金, 曾庆枝, 蔡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24-42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市心理热线30多年的发展历程、接听运行现状、主要做法、实践成效等方面对热线的总体情况进行系统介绍,并结合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为热线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策略建议,即加强队伍建设、重视专项培训、强化部门联动,旨在总结心理卫生服务的“上海经验”,探索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超大城市心理热线管理模式,推动心理热线平台增效提能。
  • 卫生规划
  • 查雨彤, 徐崇勇, 杨雪, 韩春敏, 严晓南, 徐一鸣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30-4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面临挑战,并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目标,提出下一阶段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思路。方法 分析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质量、布局等情况,并通过与国家配置规划、发达国家配置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目前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目前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提出的阶梯配置、资源共享原则。配置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布局不均衡,顶尖设备配置与发展定位不够匹配,过度配置或导致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结论 建议推进先进设备配置,均衡布局,推进大型医用设备自主研发,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
  • 汪恒, 周典, 杨琰, 接纯纯, 田帝, 吴烨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34-439,44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长三角地区2019年度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预测“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及人口发展情况,为优化长三角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集聚度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评价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 (1,1)预测“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及人口发展情况。结果 2019年度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差,长三角其他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好,但上海市医院、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较差。长三角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上海市和浙江省各项配置效率均较高,安徽省其次,江苏省较低。预测“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人口增长率总体较低,但不同省市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长三角地区应全面考虑供给、需求及人口发展情况,合理规划卫生资源投入水平,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性,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医疗发展协助关系,完善卫生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 王艺园, 王伟, 袁颖, 王颖, 张伟波,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40-44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不同阶段的配置情况及其变化,为今后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2002—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神病医院、所有专科医院和所有医院的数量及其医护人员数量、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总收入、财政拨款收入以及全国2002—2019年末人口数,并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3个时间段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 全国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呈增长趋势,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基本实现规划目标。每十万人口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0%和7.6%,均低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每家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及其年均增长率( 9.7%)均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但其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在近十年来呈现负增长趋势。结论 政府需加强对精神卫生的支持,制定与精神健康需求相匹配、适应宏观环境的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相关政策。同时,继续加大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并将其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精神卫生财政投入与医护人员数量同步增长。另外,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仍需加强。
  • 卫生经济
  • 朱碧帆, 陈玉倩, 李芬, 王力男, 王常颖, 陈多,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47-45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展2018年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以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卫生资金。方法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框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全市经常性卫生费用分摊至需要核算的各个维度。结果 2018年上海市经常性卫生费用为1 992.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53%,人均经常性卫生费用8 218.87元。经常性卫生费用中,治疗服务费用占78.72%,医疗用品费用占10.86%,预防服务费用占7.61%。从卫生费用支出结构看,公共资金支出占57.52%,家庭卫生支出占37.55%。从机构流向来看,医院占68.1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12.85%。结论 人群就医负担仍然较重,需采取差异化减负策略。不同人群就诊流向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举措。需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优化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模式。
  • 吴博姗, 张璐莹, 刘心怡, 陈文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54-45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肥胖、超重和体重正常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的差异,为研制和完善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源于某东部省会城市居民慢性病管理数据库与医疗保险结算数据库。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超重对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的影响。卫生服务利用指标包括年门诊次数、年基层门诊次数、年住院次数;卫生服务费用指标为年门诊医药费用、年住院医药费用与年总医药费用。结果 与体重正常的患者相比,肥胖和超重患者的年人均门诊次数分别增加1.79次和0.65次,年人均基层门诊次数分别增加2.39次和1.14次,年人均门诊医药费用分别增加21%和8%,年人均总医药费用分别增加15%和5%。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和超重增加了患者的基层门诊次数、门诊医药费用及年总医药费用,对住院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时进一步强化对超重、肥胖的管理和指导,从而提升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能并节约医疗资源。
  • 黄倩, 江冬冬, 闫雅洁, 黎浩, 王全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59-463,49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8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北省恩施市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为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效率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恩施市17家乡镇卫生院2016—2019年的投入、产出指标面板数据,利用BootstrapDEA方法测算卫生院的运行效率,利用Bootstrap-Malmquist-DEA方法测算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结果 2016—2019年乡镇卫生院经Bootstrap-DEA纠偏后的效率值均低于纠偏前,纠偏后效率值属于“优秀”(≥ 0.900且< 1.000)的乡镇卫生院分别有4、12、15、5家。2016—2019年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降低15.3%,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下降17.8%,技术效率上升3.1%,纯技术效率下降0.2%,规模效率增长3.3%。结论 恩施市17家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差异明显,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建议恩施市在重视卫生资源投入的同时,加强先进医疗技术的引进与优秀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升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
  • 申树群, 陈欣, 廖月华, 林金雄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64-46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9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某三级皮肤病专科医院为案例,分析皮肤癌患者住院费用构成特征及变动趋势,为优化住院费用结构及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收集某三级皮肤病专科医院2015—2019年所有诊断为皮肤癌的376例住院患者的就诊费用明细,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法分析关联程度、住院费用结构和变动情况、各项费用对住院费用结构优化的贡献率和拉动力。结果 皮肤癌患者住院费用呈波动式增长,手术治疗费、药费、一般医疗服务费是引起皮肤癌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与次均总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病理诊断费( 0.956 3),最低的是一般医疗服务费(0.699 8),其余按关联度排序依次是实验室诊断费、手术治疗费、影像学诊断费、非手术治疗项目费、其他费用、护理费、临床诊断项目费、药费。药费和一般医疗服务费、其他费用、影像学诊断费的结构变动度呈负向变动,其余则呈正向变动,手术治疗费、药费、一般医疗服务费的结构贡献率和拉动力较高。结论 药品零加成政策初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非智力性费用的占比,提高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技术性操作项目的费用占比,从而优化住院费用结构,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对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有效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经济负担。
  • 医院管理
  • 熊雪晨, 陈渊青, 张飞, 许全成, 范轶, 李萍, 吴萍, 刘鑫,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69-47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山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为实例,分析南山医疗集团的发展背景、改革措施和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探索区域医联体发展提供参考。南山区域医联体是由南山医疗集团总部牵头,各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整合型医联体。组织构架为“ 1+C+N”模式,其中:“ 1”为深圳南山医疗集团总部,“ C”为各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N”为辖区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南山区域医联体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医院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传统模式,将管理权限收回集团总部,统筹构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促进基本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
  • 管文博, 梁笛,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73-47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西部某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县和非试点县在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对就医体验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变化,评价政策实施成效。方法 在2020和2021年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4家不同地市的县人民医院(2家在试点县、2家在非试点县)的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双重差分分析。结果 对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技术水平、医疗费用、服务态度、等候时间和就医环境。与非试点县相比,试点县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及其对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的满意度分别降低了0.24、0.12、0.18、0.19和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对等候时间的满意度降低了0.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持续推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重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初期牵头医院所面临的挑战。
  • 马伊芳, 高一红, 王斌, 诸震博, 任宇琪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78-48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梳理结合相关方访谈,对公立医院医疗电子票据的多部门用票数据汇聚共享、异地应用下的统筹化管理、公立医院数字服务能力等现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一体化电子会计档案平台”的应用研究,提出驱动业、财、数、治融合,建立以数据为主体、以连接和协同为核心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模型及公立医院数字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医疗电子票据场景下的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经验及政策建议。
  • 卫生人力
  • 邹佳彤, 汪铭涵, 黄超群, 陆晔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82-48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开展初步应用,为全面考核中层干部工作绩效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调研访谈、小组讨论构建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模拟打分进一步完善各指标的考核周期、考核人员范围、考核流程、结果标化等。开展指标体系试运行,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述职评议结果按不同权重结合,并比较分析最终排名的差异。结果 分别从工作指标和加分指标2方面构建包含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精神文明等5大类19项可量化指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近一半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排名在不同权重分配下相对较稳定,绩效考核结果和述职评议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绩效考核排名低于述职评议排名组和绩效考核排名高于述职评议排名组的中层干部在科研论文、特色工作和创新工作、科研成果转化或获奖等3项考核指标得分有差异,且绩效考核得分高于述职评议得分组这3项指标的得分高于处所平均得分。结论 所构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针对中层干部的岗位职责,突出业务工作、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兼顾精神文明和教学工作,通过定量考核能基本反映中层干部的工作绩效,并能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行多年的“德、能、勤、绩、廉”定性述职评议,能较全面地考核中层干部的工作绩效。
  • 刘洪霞, 陆晔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88-49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2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评价使用现况及职业发展规划,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心人员队伍全面、可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评价使用现况及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研究,了解此类人员的评价使用现况和职业发展需求。结果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少,其中约70%分散在管理部门。40岁及以下占比超过70%,相对年轻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超过90%,学历相对较高。5年以上工龄者超过60%,专业素养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存在必不可少且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心内部管理层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于非卫生专业的了解较少。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须通过外部评审,尤其是高级职称评审难度高,导致中心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大部分集中在中级及以下。结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虽然数量少,但大多从事管理工作,在机构运行中必不可少且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这类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应探索完善从招录到使用、再到激励评价等整个评价使用机制。在遵循国家政策方针的前提下,积极发挥用人主体的能动性,要在“引量”的同时“重质”,吸收借鉴卫生专业人员的管理模式,形成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色的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模式。
  • 其他研究
  • 鲁婷, 惠红, 李宜璇, 李明媚, 朱冬梅, 石建伟, 陆唯怡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93-497,5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2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青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分析中青年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某区抽取18~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821份有效问卷中,85.5%中青年居民未签约(n=702)。其中:女性(OR=2.11,P=0.001),上海户籍(OR=6.98,P<0.001),患慢性病种类数≥ 3 (OR=2.08,P=0.044),生病时会到社区医疗机构首诊(OR=2.99,P<0.001)的居民签约意愿更高;步行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时间为10~15 min(OR=0.46,P=0.007)的居民签约意愿最低。除此之外,居民缺乏认知度(53.73%)、到社区医疗机构首诊的习惯(46.27%),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20.61%)、健全的医疗设施(18.75%),就诊享受医疗保险优惠政策(42.87%)、各相关部门和大众对家庭医生工作的支持(29.27%)以及家庭医生政策的宣传力度(27.86%)分别是居民、机构、政府与社会维度影响签约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该区中青年人群的签约意愿明显偏低,建议重点对男性、非上海户籍、居住地离社区卫生服务点较远等特征人群加强签约推进措施,通过创新政策宣传、提供个性化慢性病管理服务等手段提升中青年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率。
  • 舒之群, 施永兴, 荆丽梅, 周大双, 毛懿雯, 吴玉苗, 李水静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98-5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短期培训干预方案,以参加安宁疗护培训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培训干预前后采用“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Hospice Care,KAPHC)进行重复测量,分析评价教学干预对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威胁感、益处感、障碍感、主观规范、自我效能、行为意向的影响效果,为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开展同类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培训提供可参考借签的模式样板。方法 采用问卷法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采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重复测量发现,医务人员培训干预前后的知识(t=-14.07,P<0.001)、威胁感(t=-3.10,P<0.001)、益处感(t=-4.36,P<0.001)、障碍感(t=-3.03,P<0.001)、主观规范(t=-2.35,P=0.019)、自我效能(t=-7.44,P<0.001)维度的得分均有提高。结论 短期教育培训可有效帮助和促进医务人员及时更新安宁疗护知识和技能,减轻医务人员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威胁感和障碍感,提升其益处感和自我效能,是当前推动安宁疗护开展和提高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
  • 王海银, 苏霞, 王昊德, 孙梦婷, 罗雅双, 金春林, 顾源远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503-50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及支付准入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为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及支付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及支付准入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互联网+”定价项目类型包括实时、电话及影像咨询等3种形式。项目涉及诊断、治疗、监测等多种服务及多个学科。支付定价的关键要素包括时间、服务形式、服务强度、应用场景、服务区域及专科类型等,线上医师技术劳务支付标准与线下基本相同。结论 我国“互联网+”项目仍需进一步拓展,需要进一步细化定价分层颗粒度,探索创新支付方式,以促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
  • 杨山石, 何阿妹,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507-51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8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两大高校医学院专利概况和竞争差异。方法 通过Patsnap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访谈专利转化从业人员、专利分析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科研管理专业人员。结果 与B高校医学院相比,A高校医学院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以及高价值专利、高被引专利、权利转移的专利数量较少;但专利申请主体更为集中,高价值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例较高;海外专利布局在欧美落后,在澳大利亚领先。两大医学院的研发热点均是通过靶向药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A高校医学院在激素类技术手段、单克隆抗体、医疗器械、药物制备方面较为逊色,在细胞类药物、化合物抗癌新用途、中药成分抗癌作用和靶向药物抑制剂方面更胜一筹。克服细胞毒类药物等毒性的专利较少,该领域是技术突破的方向。结论 深入的产、学、研联动可为专利的研发以及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也可为海外专利布局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提高专利质量,促进成果转化。建议:通过中外联合办学或校企合作等方式来整合资源,提升研发能力;探索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或成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来增强专利转化等专利运营的能力;聚焦优势技术领域打造核心专利,布局外围专利,填补技术空白,加强预警能力。
  • 王欢, 秦玲莎, 胡垚, 张恬, 张友良, 齐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515-519,52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10)》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为样本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10)》,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样本库建设者的实际情况,用小组讨论、德尔菲法等方法筛选、确定样本库建设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共20名样本库专家完成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90.91%,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4和0.870。各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04~0.127和0.400~0.420 (P < 0.01) ,函询问卷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最终形成包含8个一级指标、62个二级指标的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评价体系指标。结论 基于《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10)》构建的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指标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分析结果可靠,为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信的参考依据。
  • 郦丽, 张鸿斌, 汤忆眉, 胡慧琴, 戴欣宇, 王娅雯, 贺胜男, 许乐雅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520-52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了解全国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现状,以期为推动全国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通过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现状。结果 调查显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综合得分由高至低排名依次为省级(7.39分)、市级(6.51分)、县级(5.66分);东部地区机构的综合得分略高于中部地区,然后依次为东北和西部地区机构。结论 全国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整体上有序推进,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渠道建设和内容建设等4大方面都有较大成效,但当前不同地区、不同行政级别机构的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差异。总体上,基层和东北、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