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2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20
  

  • 全选
    |
    公共卫生
  • 龚裕卿, 施培武, 沈群红, 张朝阳, 陈政, 蒲川, 徐凌忠, 胡志, 马安宁, 龚朝晖, 徐天强, 王磐石, 汪华, 郝超, 李程跃, 周庆誉,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45-149,15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东、中、西部疫苗可预防性疾病(vaccine preventabledisease,VPD)一级预防服务能力水平、2004—2019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发病率的关系,为提升预防服务能力,究善VPDs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4—2019年所有涉及VPDs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公开文件,基于文本分析方法量化计算一级预防服务能力和变化趋势,并运用相关分析检验其与VPDs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 2019年我国VPDs一级预防服务能力达到57.02%,与2004年相比增长61.44%,但健康教育、疾病和危险因素监测、危险因素控制或行为干预的服务可考核率仅为40.80%、29.98%、18.60%;东、中、西部地区VPDs一级预防服务能力分别为69.09%、52.15%、49.19%,东部服务覆盖程度与可考核程度均超过中、西部;我国层面的VPDs一级预防服务能力与发病率之间呈现负相关(r=-0.693,P< 0.01)。结论 2004年以来我国VPDs一级预防服务能力具有提升,但是各地区之间能力存在差异,进一步提升VPDs预防服务能力需要“扩面”与“提质”兼顾。
  • 刘捷宸, 马晓英, 胡家瑜, 黄卓英, 杨守飞, 任佳, 吴琳琳, 孙晓冬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50-15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2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上海市预防接种网络预约接种服务(以下简称“网约服务”)的发展历程,成绩斐然,网约服务方便接种门诊规划工作,方便受种者,特定疫苗预约功能方便紧缺疫苗管理和接种、助力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针对已建成的上海市预防接种网约服务系统的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案,旨在未来进一步优化上海市预防接种网约服务,提高疫苗接种可及性及用户服务满意度。
  • 徐毅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54-15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行业总体能级水平提出建议,为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4—6月,对上海市开展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的社会机构和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收集2019年度开展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的业务量和市场供需,以及截至2020年6月在6大类40项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细分领域能力参数的储备情况。结果 被调查机构2019年全年共提供31 763次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社会委托性质技术服务为主要需求方,出具社会委托性质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8.3%(24 859份),社会机构为该领域检测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出具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3.1%(23 207份)。截至2020年6月,能力储备率最高的是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82.7%),最低的是消毒灭菌设备项目(11.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总体能力储备率(50.0%)高于社会机构(25.9%),在医疗器械及物品细菌学监测、消毒剂项目的能力储备率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机构存在差异(P<0.05)。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综合性能监测/化学监测能力参数尚为“零能力储备”。结论 上海市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储备已有一定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体能力储备高于社会机构。细分领域能力储备不均衡,部分能力欠缺有待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机构共同作为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提供方,发挥各自优势特点,依托质量控制中心平台,共同提升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促进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
  • 医院管理
  • 邹冬冬, 张懿中, 俞卓伟, 曹思雨, 陈淑雯,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60-162,17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6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0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满意度,为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服务质量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107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总体评分平均为4.78分,但门诊患者对等候时间不满意或较不满意率相对较高。此外,机构间总体满意率差异较大。结论 2020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处于高水平,但部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门诊等候时间应进一步缩短。
  • 张懿中, 邹冬冬, 刘国华, 陆婧, 曹思雨,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63-166,17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控制门诊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后,比较不同类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满意度,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对上海市107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多层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和Snijders&Bosker法比较不同类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控制医疗卫生机构的随机效应以及其他固定效应后,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的门诊患者满意度相对较低,且高住院病例组合指数组医院的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和对医生服务满意度有走低趋势。此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类型可解释69.13%的机构间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差异。结论 诸多因素可能导致公立三级医院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相对较低,医疗卫生机构应聚焦于可控因素以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
  • 张懿中, 俞卓伟, 曹思雨, 邹冬冬,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67-17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满意度测评方法的利弊,为完善住院医疗服务及其满意度测评方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就上海市99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开展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2020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分为4.58分,总体满意率为90.78%。出院患者对住院伙食或治疗饮食的不满意或较不满意率为6.35%。与对住院患者的调查结果相比,出院患者的调查应答率较低且存在应答对象偏倚,从中可更多了解患者的抱怨并提出改善建议。结论 上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需进一步加强住院患者的伙食管理,住院患者或出院患者调查需提高可靠性。
  • 戴瑞明, 庄建辉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72-174,18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我国4家主要肿瘤专科医院2000—2020年的专利授权情况,为提升医院知识产权管理和转化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4家医院2000—2020年专利授权数据,对专利授权的数量及技术领域、申请人、管理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20年4家医院专利授权总量呈上升趋势,授权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8,P<0.001);专利授权的技术领域各有侧重;大部分专利为医院独立申请; 3家医院的大多数专利法律状态良好;3家医院曾发生专利转让授权。结论 我国主要肿瘤医院的专利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在估值方式和转化渠道方面存在障碍。建议从政策、团队、收益分配等多个方面厘顺医院知识产权转化路径,提升专利转化水平。
  • 技术评估
  • 耿劲松, 韩屹, 李斌,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75-180,18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卫生技术评估过程系统评估含抗菌剂缝线的价值,为医疗机构科学采购提供决策依据,为医用耗材科学评估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 参考欧洲卫生技术评估网络核心模型及欧洲联盟医院卫生技术评估手册推荐框架,通过文献研究、meta分析、卫生经济学模型测算等方法全面评估含抗菌剂缝线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社会性。结果 相比不含抗菌剂缝线,含抗菌剂缝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节省因手术部位感染产生的费用。结合现有证据,含抗菌剂缝线不会产生耐药性,且不会对操作者学习曲线造成影响。结论 含抗菌剂缝线能够降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对降低医疗机构整体成本支出有积极影响。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属于集束化管理,医院感染管控仍需多措并举。医用耗材卫生技术评估存在较大挑战,需开展进一步探索。
  • 耿劲松, 冯哲, 鲍海妮, 余小兰, 李成龙,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81-18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三氯生涂层缝线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以期为手术部位感染的科学防控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以“三氯生”“缝线”“感染”为主要关键词,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并进行累计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共纳入35篇文献,涉及研究对象14 739例。与普通缝线相比,三氯生涂层缝线可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降低29%(相对危险度0.71 ; 95%置信区间: 0.64~0.78),同样可使污染和污秽感染手术切口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降低58%(相对危险度0.42 ; 95%置信区间: 0.31~0.56),有效性分析的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三氯生涂层缝线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卫生人力
  • 朱辉, 李昌斌, 陈万里, 余飞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88-19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契约对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上海市5家以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部304名专职科研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契约”相关量表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应用SPSS 23.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调查专职科研人员心理契约评分为(4.38±0.55)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评分为(3.61±0.68)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间呈明显正相关(P < 0.01)。女性、高学历专职科研人员满意度较低,需加以关注。结论 以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的三级甲等医院管理者及科研管理者应从专职科研人员编制、薪酬保障、职业成长机制制定、良好的工作和人际环境营造等方面着手,促进医院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 李星星, 王伟, 臧召燕, 王艺园, 孙艳春,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93-19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上海某区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岗护理人员的离职倾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上海某区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一半的护理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3 756份,最终纳入分析3 206份。结果 调查对象的离职倾向得分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为11.0(6.0,14.0)分,离职倾向总体较高。不同机构类型、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工作年数、聘用形式、职称、月均收入的护理人员的离职倾向得分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构类型、年龄和月均收入是影响护理人员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P < 0.05)。结论 上海某区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岗护理人员离职倾向总体较高。就职于二级综合医院、年轻、低收入的护理人员应成为重点关注人群。建议二级医疗机构结合政策导向发展自身: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变革领导方式;合理开源,公平分配绩效,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拓宽护理人员的发展路径,提高护理人员的收入。
  • 王艺园, 王伟, 王艳梅, 李星星, 臧召燕,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199-204,21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组织承诺及各维度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月,对上海市某区区属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承诺量表的五大维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使用Kruskal-Wallis H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特征的临床护理人员组织承诺量表各维度得分进行差异分析,采用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分析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组织承诺的因素。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的组织承诺总得分M(P25,P75)为63.0(56.0,70.0)分,与其各维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相对而言,机会承诺得分相对较低,得分M(P25,P75)为11.0(9.0,13.0)分;二级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组织承诺水平相对较低;临床护理人员组织承诺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逐渐提高;较年轻的临床护理人员组织承诺水平相对较低。结论 二级综合医院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医疗服务需求,找准发展方向。同时,应注重执业环境的改善,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仍需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重视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后期培养。同时,关注较年轻的临床护理人员,帮助增强其岗位胜任力,降低其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强其组织归属感。另外,临床护理人员的收入问题也应得到重点关注,需加大对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完善其绩效考核制度。
  • 王颖, 谢梦琦, 崔晓璇, 赵亚, 高京, 赵世超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05-20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山东省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并分析其与报考动机、政策认知和职业规划的关系,为完善定向医学生相关政策和培养方案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山东省4所高等院校的728名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8.7%的定向医学生不愿毕业后前往基层履约,仅有18.3%的学生因有志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选择报考,31.3%的学生对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不了解,仅有4.8%的学生愿意在服务期满后继续留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报考动机、政策认知和职业规划对履约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山东省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不容乐观,报考动机外化、政策认知不足和职业规划模糊降低了其履约意愿。应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完善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的内在动机来提高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
  • 卫生经济
  • 费宏玮, 王丹丹, 孙峰, 严心远, 朱剑清, 王惠英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10-21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医院感染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影响,探讨MDRO医院感染造成住院费用差异的可能原因,为神经外科MDRO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住院、住院时间> 48 h、住院费> 1 000元的12 072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9例发生MDRO医院感染、其余患者11 963例。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两组进行1:1匹配,对匹配后的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住院费用与住院日的统计分析,并用Blinder-Oaxaca分解法探讨造成住院费用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PSM成功匹配108对,匹配成功率为99.08%。匹配后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手术、疾病诊断等级、合并基础疾病、输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病例组住院总费用、日住院费用及各项费用支出均高于对照组(P < 0.01)。MDRO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87万元/例,其中西药费占比最大为6.37万元/例(58.63%)。病例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延长14 d(P < 0.01)。住院天数的禀赋差异为58.25%,且MDRO医院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对住院天数的敏感程度更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i,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 4组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总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CRE医院感染患者的治疗费高于CRAB、CRPA(P < 0.05)。结论 MDRO医院感染显著增加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医院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少下呼吸道、CRE医院感染等发生,重点控制住院天数,进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余鸣人, 陈昊, 徐娟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17-222,22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省级普惠式健康险(普惠险)发展现状,厘清基本医疗保险、普惠险和百万医疗险的区别,分析普惠险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网、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政府官网以“普惠险”“惠民保”“补充医疗保险”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政策文件和信息,同时配合各地的“本地保微信公众号”及各普惠险投保平台,搜集省级普惠险的参保信息以及具体的保障内容,时间截至2021年10月15日。结果 截至2021年10月15日,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19个地区共推出26款省级普惠险,保障责任集中于医疗保险目录内住院费用和特殊药品费用。普惠险的区域性、普惠性品以及特殊药品的保障是其与百万医疗险的主要区别。当前普惠险发展的问题体现在“两高一低一同”,即免赔额高而赔付限额虚高、可持续性低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结论 建议医疗保障部门对普惠险进行背书和指导,合理设置省级普惠险的赔付标准和保障内容,提高普惠险产品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商业保险公司应加速迭代产品,适应市场需求,脱离同质化。
  • 基层卫生
  • 付蔓如, 昌敬惠, 蔡秋茂, 史卢少博, 曹扬, 王冬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23-22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广州市花都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分析政策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基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包括加大基层健康预防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层级型”向“整合型”转变。
  • 贺玲玲, 蒲川, 白钧琪, 刘茜, 黄锐, 彭钥, 何雨芯, 黄礼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30-2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的隐性缺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或预防隐性缺勤的出现,以及改善团队成员身心健康、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8 171个家庭医生团队中随机选取593个团队,对被选出的每个团队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采用中文版“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SPS-6)调查团队成员隐性缺勤情况,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隐性缺勤得分为(15.37 ±4.20)分,高隐性缺勤发生率为56.7%。51~60岁成员高隐性缺勤发生率最高(58.1%)。月收入低于3 000元组高隐性缺勤发生率最高(59.0%),随着月收入的增加,隐性缺勤发生率降低(P < 0.01)。护士岗位高隐性缺勤发生率最高(58.7%),有编制者高隐性缺勤发生率(57.5%)高于无编制者(55.4%)(P < 0.01)。平均上下班路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者,高隐性缺勤发生率越高(P < 0.01),> 2 h者高隐性缺勤发生率最高(58.6%)。与其他择业主要原因相比,迫于社会就业压力者高隐性缺勤发生率最高(71.6%)。月收入、编制、平均上下班时间、择业主要原因是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P < 0.05)。结论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隐性缺勤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家庭医生团队月收入、编制、平均上下班时间、择业主要原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其隐性缺勤的发生。
  • 卫生规划
  • 徐源, 陈珉惺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34-23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国内外规划约束资源配置的相关经验,梳理国内医疗资源规划约束的困境症结所在,为提高规划对医疗资源配置的约束力,推进规划工作落实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综合运用政策梳理、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结果 由于医疗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加之其屡屡突破卫生规划的现实情况,对医疗资源的规划约束有其必要性,然而当前规划本身存在刚性约束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典型国家经验梳理发现,这些国家规划约束的开展具有长期性和经常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及重反馈和强监管的特点。相比之下,我国医疗资源规划约束主要面临法律法规滞后、内容方法不完善、缺乏动态监督和有效反馈等问题。结论 我国应推进医疗资源规划约束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纵向开展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横向开展基于目标导向的“分条块”评估,在立体化监督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反馈,同时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医疗资源规划约束开展。
  • 何达, 顾一纯,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39-24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政策梳理、文献综述、专家咨询、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深入分析上海市区级医院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区域性医疗中心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切实落实区域性医疗中心在医疗体系中的定位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上海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存在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相关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科学就医习惯需进一步培养等主要问题。建议通过多种措施重塑分级诊疗机制,着力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机构的服务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市民科学就医习惯,切实落实区域性医疗中心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 其他研究
  • 黄卓敏, 许军, 许梦瑶, 彭纪镯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44-24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价值构建创新药品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创新药品价值测评、有关部门基于价值对药品定价、遴选机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咨询法进行研究。结果 第一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90.00%,第二轮为94.44%;第一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 ;第一轮咨询一、二级指标的专家意见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9、0.28(P<0.001);第二轮咨询一、二级指标的专家意见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7、0.31(P<0.001)。最终构建的创新药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出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创新性(0.253 3)、有效性(0.254 0)、安全性(0.224 7)、经济性(0.156 0)、可及性(0.112 0)。结论 构建的创新药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客观性与可靠性,为我国创新药品价值评测与合理定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王磊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50-25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紧急政府采购为例,分析紧急政府采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并探讨应急采购执行及监督管理的方式。
  • 刘路路, 李顺平, 冯俊超, 杨惠芝, 陈敬丹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54-26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0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种疾病名称为基础,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和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和生存质量量表的数据库(PROQOLID),收集并评价罕见病特异性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量表的研制、测量性能测评及应用文献。现有罕见病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50个,其中9个是汉化量表,仅1个量表为国内研制;大部分量表(86.0%)研究对象为成年患者;量表反应度和灵敏度测评较少。建议应加强罕见病生命质量量表尤其是未成年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与应用,在量表测量性能评价时重视对反应度和灵敏度的研究。
  • 黄玉捷, 石瑛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2): 261-26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2.21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杨浦和奉贤两区抽取60岁及以上失能失智老人402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状况下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情况,运用多因素分析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偏低,为41.0%。老年人日常生活是否能自理、是否有高血压病、是否需要慢性疾病日常配药和治疗、是否需要老年综合征治疗服务、是否有长期便秘、家人没空送老年人上医院、日常配药便利程度、选择在何处接受药物注射、选择在何处接受食物或尿液插管服务以及社区医生治疗水平不高等是影响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的主要因素。结论 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度不高,受多因素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失能失智老人慢性疾病、老年综合征治疗服务,积极推动多病共治的整合式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和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方便失能失智老人慢性疾病日常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提高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