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1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9-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金春林, 王海银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489-49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功能和价值,从价值导向、管理机制、支撑工具及管理模式方面提出我国下一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 张璐莹, 陈文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492-49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不同于传统商业医疗保险的新特点,以及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多元治理格局,提出: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创新治理应以满足参保者的多元医疗保障需求为出发点,核心是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获得共赢;应明确政府在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促进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良性发展。
  • 专栏: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 莫明聪, 徐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495-498,51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8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山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为例,介绍公立医院志愿服务开展的重要性,总结建设“南山模式”医疗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的经验,并对“南山模式”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进行分析,探索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公立医院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 黄海红, 潘常青, 茅奕琳, 侯旭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499-50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医院党委发起以党支部为单位的访谈调研,深入剖析之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胸外专业(胸外科和肿瘤外科)为试点,创建体现技术含量、责任风险、手术难易程度、诊疗规范、临床新技术等要素的“工匠型”外科医师评价体系,并付诸实践,促使以临床能力见长的“工匠型”医师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分级分类、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对于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拓展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空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吴林的, 赵国强, 阮嘉杰, 孙晓杰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02-50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因病致贫”的广度和深度为切入点,分析评价某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对广东省河源市白血病患儿家庭“因病致贫”的缓解效果。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报销数据收集2017年8月—2019年8月某慈善医疗救助项目进行医疗救助的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庭的基本信息,了解其受助前后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因病致贫普遍程度、严重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该项目补充报销后,白血病患儿人均自付费用从9.33万元下降至5.84万元。总体因病致贫发生率降幅为31.82%,缺口率降幅为17.58%。在全病程接受补充报销救助的患儿中,治疗时长在1~2年的患儿家庭因病致贫发生率和缺口率降幅更大。结论 慈善医疗救助项目的补充报销模式能够在社会医疗保险报销基础上进一步减轻白血病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血病患儿家庭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平均缺口,并且其减贫效果随救助持续时长明显增加。
  • 医疗保险
  • 吕大伟, 许宏, 沈怡, 董晟, 顾原瑗, 张馨予, 应晓华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07-5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上海的国家医疗保障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 healthcare security-diagnosis-related groups,CHS-DRG)测算的适用数据来源,为科学制定上海市DRG试点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基于2017—2019年的上海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和医疗保险结算数据,模拟测算CHS-DRG的分组和付费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编码标化,上海97.15%的病案数据可用于DRG测算。基于病案首页数据的人群和基于医疗保险结算数据的人群基本特征存在差异,基于前者进行DRG分组可涵盖更多组别但分组效能稍低,基于后者进行DRG付费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且对医院的收益影响较小。结论 上海CHS-DRG试点拟基于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分组、基于医疗保险结算数据进行付费。后续需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加强试点运行情况监测。
  • 王美凤, 王海银, 谢春艳, 房良, 罗雅双, 崔欣,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11-51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检验项目的变动特征及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支付优化策略。方法 以上海市为例,在梳理检验项目定价与支付的基础上,描述性统计分析2015—2017年检验类项目诊疗量与收入变动特征。结果 检验项目诊疗量与收入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的检验项目次均诊疗量与收入增长率均相对较快,且有从基层二级向三级、门诊向住院流动的倾向。结论 这与目前缺乏明确的诊疗规范和有效的约束监管机制以及动态调整机制等有关,建议构建智能化医保监管体系、推行多元复合医保支付与构建动态准入调出机制,以及加强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纳入支付管理等应对优化策略。
  • 卫生经济
  • 林功晟, 滕晓涵, 荆丽梅, 吴玉苗, 李水静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16-519,52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科学测算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费用及直接成本,为完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制定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及成本核算数据收集表。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选取上海市已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43家典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并分析其2018—2019年实际发生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医疗费用和直接成本数据。结果 2018—2019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建立居家安宁疗护病床868张,累计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7 321人次。核算费用及成本发现:每诊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费用为224.12元,其中,药品费和建床/查床费分别占53.06%和27.68%;直接成本为571.52元,其中,人力成本、药品成本及交通成本分别占67.65%、20.81%和5.49%。结论 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总体医疗费用不高,每诊次居家安宁疗护的直接成本高于每诊次的医疗费用。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应将积极评估、心理疏导等未纳入收费项目的常规服务项目计入成本,以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应探索对居家安宁疗护服务采用按诊次付费的支付方式,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居家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居家安宁疗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高艳, 周泓羽, 赵庆华, 肖明朝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20-52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国内外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卫生经济学研究,阐述医院感染与卫生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经济负担、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现状等,揭示预防医院感染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应全面深入评估医院感染负担,明确感染防控优先事项,确立具有性价比的防控策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 许思特, 张天天, 盛韬, 刘佳兴,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25-528,53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两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护理院合理住院费用,比较预测效能,辅助医疗保险监管住院费用。方法 基于上海市2016—2018年病案首页数据库,选取护理院脑梗死后遗症相关数据给临床医生进行人工标记,应用多元回归和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对标记为合理的数据建模,构建合理费用预测模型,并比较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种算法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训练集结果略优于测试集,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预测效能优于多元回归。其中,多元回归模型在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为0.3,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为0.4。结论 两种机器学习算法能较好地预测护理院合理住院费用;相较多元回归,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有更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相关医疗保险控费管理者的决策参考,从而达到引导医疗行为、提升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的效果。
  • 公共卫生
  • 苏瑾, 唐颖, 陈健, 高剑晖, 张莉君, 佘媛媛, 张佳, 付晨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29-5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构建上海城市健康影响评估体系为目标,通过对国际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以及评估案例的研究,在分析国内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和卫生学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定位,从组织架构、评估范围、实施路径和技术保障4个方面提出建立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政策建议。
  • 周宇华, 陆殷昊, 米热古丽·依克木, 乃几米丁·帕尔哈提, 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 何永超, 何懿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34-53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疆喀什地区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预警情况,为完善喀什地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体系提出工作建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6—2020年喀什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结核病、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专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预警信号和事件数据。结果 2016—2020年喀什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呼吸道传染病预警信号6 557个,经过核实后认定为疑似事件693起、暴发事件1起。同期报告8起呼吸道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专报系统报告4起流行性感冒暴发事件。24 h内传染病预警信号响应率为44.79%。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预警日期在专报系统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保持一致,但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预警日期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日期各有早晚。结论 喀什地区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和暴发事件发现能力,同时应进一步提高预警和监测质量。
  • 陈欣, 戴珞佳, 李家卿, 刘风回雪, 蔡雨阳, 施莉莉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38-54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过去1年内中国心理卫生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卫生研究的热点话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的中文文献数据库为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由双人独立按照既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相关文献的筛选并核对结果,采用CiteSpace 5.7.R2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机构、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结果 3个中文文献数据库分别检出文献741、378、2 124篇,共3 243篇文献。排除3个数据库中重复文献,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654篇文献。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发现,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频次最高的6个关键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64次)、“焦虑”(138次)、“抑郁”(102次)、“心理健康”(96次)、“新冠肺炎”(91次)、“护士”(61次)。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卫生领域研究中,研究机构主要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或其心理系,各机构间存在较少合作关系,研究对象主要为护士、大学生,研究内容聚焦于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尤以焦虑、抑郁情况为主。在有关护理人员的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出现频次较多。
  • 李芬, 朱碧帆, 陈玉倩, 覃心宇, 陈多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42-54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脑卒中为优先病种,基于个案追踪分析防治情况与防治成效及问题,发现“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及举措对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均有促进作用,但防治过程中也存在高危人群的筛查准确性不高、服务机构间协作不够紧密、患者依从性低等问题。以运用大数据加强智慧管理为切入点,建议政府加强区域健康问题诊断、资源配置和行业管理,机构加强分类管理、计算机辅助诊断、远程医疗,居民应用互动手机应用程序、物联网穿戴设备、在线问诊等模块,逐步构建智慧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新模式。
  • 医院管理
  • 魏明月, 王淑, 王淼, 黄智勇,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47-55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互联网+”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方面的应用,推进区域医疗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提高区域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方法 梳理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服务协同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原则,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手段,设计基于“互联网+”的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服务协同平台,统筹区域医疗资源统一管理,开展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远程教学培训、业务协同监管等互联网协同服务。结果 探索构建横向整合、纵向贯穿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机制,推动跨区域医疗资源协作共享,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服务协同模式,实现区域各医疗机构间的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协作延伸,对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 段芸, 张晓雯, 潘华峰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51-55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患者角度出发,调查分析患者对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的实际感知与期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院高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修正后的SERVQUAL量表为调查工具,调查互联网医院的患者对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的期望和实际感知,找出期望和实际感知服务间的差距。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210份。总体服务质量感知均分为4.12分,期望均分为4.53分,差值为-0.41分,总体服务质量一般。每一指标的期望与实际感知分值之差均为负数,表示患者期望的服务质量均高于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互联网医院在服务评价或投诉项目、医师资源完备、个人健康信息完善且安全、医师辨证论治正确、治疗方式效果好、科室设置与服务内容充足、就诊流程全面协调高效、费用合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 目前,互联网医院提供的服务还没有让患者满意,医师资源、诊疗效果、流程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 农圣, 黄二丹, 韩汶静, 吴明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55-55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取消药品加成和分级诊疗的政策合力对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占比的影响,以加深对卫生政策耦合与排斥的理解,促进分级诊疗。方法 使用双重差分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全国地级市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人次数占比和住院人数占比为因变量,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试验组、非试点城市为对照组,结合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回归分析,了解取消药品加成和分级诊疗2项政策对试点市各级别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量占比的冲击,判定政策合力的方向。结果 政策合力未影响试点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量占比(P>0.05),但显著降低了乡镇卫生院的门急诊人次数占比(降低了6.32%,P<0.05)和住院人数占比(降低了4.77%,P<0.05)。结论 政策合力使试点市乡镇卫生院的服务量占比下降更快,试点市比非试点市出现了更严重的基层患者流失现象。
  • 李文进, 耿苗苗, 杨富, 朱秋丽, 马磊, 祝延红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60-56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6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筛选和管理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构建患者感染发生的风险模型,为医院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数据回顾,对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模型构建,并通过模型的有效性检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来反映模型的建模情况并分析讨论。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13项风险因素的P值小于0.1,其中11项的P值小于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疾病诊断类型、是否使用蛋白类药物、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是否使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天数共6项独立风险因素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6项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可以为控制医院感染风险因素提供准确、有效的管理依据。
  • 熊雪晨, 周帅, 周奕男, 白鸽,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65-568,57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医疗系统承载力这一概念,为医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系统冗余理论,提出医疗系统承载力这一概念;运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法探讨医疗系统承载力的概念框架,提出承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基于医疗系统承载力的概念框架,运用数据模拟试验方法探索医疗系统承载力的量化指标。结果 医疗系统承载力可定义为为了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可以最大程度转化成的医疗服务量。承载率可作为反映医疗系统承载状态的量化评价指标。从医疗服务的供方角度看,资源要素是构成医疗系统承载力的基础。区域内机构之间的网络支持、区域外机构之间的网络支持、时间网络支持是影响系统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论 研究医疗系统承载力为医疗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基础。医疗系统要素之间连接得越频繁,系统应对医疗服务需求波动的能力越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医疗系统承载力越强。建议通过加强资源之间的网络支持,增强医疗系统承载力,提高医疗系统应对医疗服务需求变化的能力。
  • 倪骏, 张莉萍, 陈健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69-57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构建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指标体系,促进和改善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初步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形成的指标体系各指标赋予权重。结果 形成组织管理、新风系统及机房、空气处理机组、送回风口及风管、气流组织、冷却塔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后,将3个二级指标列为关键项。结论 专家权威程度和协调系数高,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对促进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许诗瑶, 王洪源, 崔涛, 景正伟, 孙波, 李斐, 马璇璇, 王志锋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74-580,58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中国县域基本卫生保健现状与评价要求,利用国际评价工具基本卫生保健绩效改善倡议(The Primary Health Care Performance Initiative,PHCPI)概念框架,构建适用于中国县域的基本卫生保健综合评价框架,并延伸相应指标。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检索国内外基本卫生保健评价相关的研究文献、政策文件及报告;运用“会议共识法”原理开展专家咨询,明确评价框架修改内容并筛选指标。结果 形成县域基本卫生保健综合评价框架,包括5个一级领域,分别为“制度”“投入”“服务提供”“产出”“结果”,并细分为19个二级领域和58个三级领域;评价框架各三级领域共拓展79个具体指标。结论 评价框架整合并拓展了传统的县域基本卫生保健评价内容;评价框架领域间的逻辑关联可为县域基本卫生保健发现问题提供思路;评价框架的构建方式有利于基本卫生保健与国际接轨。
  • 卫生人力
  • 陆晔, 邹佳彤, 宋耀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81-58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4R(reduction,readiness,response,recovery)危机管理理论为依据,以危机缩减、危机预备、危机反应、危机恢复4个环节为节点,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的各项措施。通过提前评估疫情风险,完善管理制度,合理调配人员,积极开展培训,注重关心关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危机管理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
  • 吴文辉, 朱晶, 曹宇, 刘真伟, 乔曼华, 陈睦涵, 唐琪, 王草, 王晓茜, 吕军, 陈刚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86-59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配置现状和队伍结构,为优化上海市药学人员合理配置、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2020年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信息调查表”,由上海市16个区的医院(含辖区内的市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调查表(电子版)中填报本机构内药学人员的数据信息。结果 2020年上海市10 635名药学人员中超过70%分布在医院,其中近50%在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人员数量最少。中心城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数量最多的为5 352人(50.32%),远郊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数量最少的为1 695人(15.94%)。药学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7.6±9.31)岁,30~39岁人员占49.61%。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近50%的药学人员是调剂药师,有近30%的药学人员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远郊区临床药师占比最高。结论 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多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基层药学力量较为薄弱;区域分布较为不均衡,临床药师整体数量不足,药学人员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
  • 徐乐, 贺俊霖, 任林琇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92-59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后勤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在上海、南京的4家样本医院开展后勤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结果 在4家样本医院发放问卷340份,回收329份有效问卷,总体有效回收率为96.8%。后勤员工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得分情况为:同事合作及人际关系得分>医院组织管理和职工忠诚度/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得分>工作本身和环境得分>工作压力得分,公立医院后勤员工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得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后勤服务外包公司员工。工作量、信息化及精细化管理水平、单位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等可能对后勤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结论 医院需要重视后勤员工培训,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后勤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及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建设,需要医院、政府、学校、后勤服务外包公司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 陈丽红, 胡翊群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597-59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前的临床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2020年参加某高校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职临床能力测评的197名住院医师的各项考核成绩。结果 不同类型、毕业院校的住院医师入职临床能力测评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培前,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参差不齐,应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分类指导。测评内容和标准尚不全面,应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发生变化,应加强其与毕业后教育的有序衔接。
  • 王艺园, 王伟, 王艳梅, 李星星, 臧召燕,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600-60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建议。方法 2019年11月,采用概率抽样法对上海市某区区属医疗机构一半数量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 206名护理人员,其总体满意度、外源满意度及内源满意度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外源满意度中,护理人员对同事和领导的满意度较高。收入是影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较低。结论 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绩效考核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重点关注中等偏下收入水平的护理人员。可出台一系列针对护理人员的政策,大力宣传护理人员的优秀事迹,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关注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可度、组织认同感、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另外,应关注二级综合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完善管理体制,从而提高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
  • 药事管理
  • 骆泰庆, 郑颐, 吕军, 姜亦晨, 励晓红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605-6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汇总药品带量采购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是否已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完善带量采购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供应链原理,基于药品带量采购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期刊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带量采购各个环节的问题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有无措施及现有措施是否完备将问题分类。结果 共总结涉及药品带量采购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使用环节、外部环境4个维度10个要素的27个问题,可分为尚没有相应措施、有相对简略的措施、有相对完善的措施3类,总结得到5个关键问题,归纳出35项措施。结论 我国逐渐重视药品带量采购,但带量采购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在不同环节存在着不足,阻碍了带量采购发挥作用,应当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及时解决。确保中标药品正常使用和继续完善招标规则是当务之急。
  • 田甜, 倪洁, 巫抑扬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611-614,61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实施情况,为相关管理部门行政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并分析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8年基本药物的采购配备情况。结果 2018年样本医疗卫生机构采购基本药物金额占采购药品金额的比例全部大于55.00%,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备率为24.32%,三州地区(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和非三州地区(成都市、德阳市、乐山市、南充市、泸州市、内江市、攀枝花市和巴中市)乡镇卫生院在配备药品品种数、配备基本药物品种数、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样本机构设立基本药物专项补助资金专户的机构比例为68.98%,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的机构比例为93.37%,有资金管理办法的机构比例为92.77%,在考虑了机构因素后,三州地区和非三州地区在“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上有差异。基本药物断货的机构比例为12.35%,药品在2个工作日内送达的机构比例为50.60%,药品在10个工作日内送达的占6.63%,在考虑了机构因素后,三州地区和非三州地区在“基本药物断货、2个工作日内送达和10个工作日内送达”上都有差异。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的管理和配送监管,特别是三州地区尤其如此。
  • 吴博, 严非, 付朝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5): 615-61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比较了中美两国细菌耐药监测体系的发展和治理政策演变,同时分析了目前中国耐药监测工作的主要不足,进而探讨了美国的经验对我国耐药监测体系和相关治理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包括完善耐药监测体系、多领域和交叉监测协同治理及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