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1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 全选
    |
    专稿: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吴凡, 汪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13-21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我国临床医学“5+3”改革发展进程。根据全国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数据,测算2021—2035年全国临床医学“5+3”招录计划趋势,建议统筹平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规模,推广“四证合一”模式,加大全科紧缺人才规范化培训吸引力。分析临床医学“5+3”同等学力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复旦大学为例,提出临床医学“5+3”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临床实践、结合临床需求开展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研究。
  • 卫生信息
  • 魏明月, 陈敏, 郁嘉波, 许德俊, 王淑,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19-22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互联网医院云药房处方流转可信安全互通机制,实现信息可信、过程可追溯,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云药房的处方流转风险与问题分析,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智能合约、防篡改和可追溯等技术特性,针对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结果 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医院云药房平台管理架构,建设信息互联互通、处方信息认证、处方流转全程追溯机制,形成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多主体间透明、对等、可信的合作范式。结论 实现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过程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互联网电子处方信息安全流通,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石晶金,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23-227,23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数据共享的概念和分类出发,归纳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现状和关键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缺失,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模式面临共享效率不高、共享范围有限、数据冗余分散、系统重复建设等多方面挑战。借鉴国内外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的建设经验,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兼顾多方利益、注重数据治理、推行通用信息标准等建议。以专病数据库建设为例,阐明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对改善医疗质量和临床科研的重要意义,以期为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建设提供参考。
  • 公共卫生
  • 张莉君, 张琳, 高剑晖, 唐颖, 佘媛媛, 张佳, 苏瑾, 付晨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28-2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和建立上海城市健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进程。方法 阅研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环境健康影响因素、健康效应及健康影响评估案例并梳理指标框架,参考我国和上海市实际建立城市健康影响因素和健康效应及代表性指标列表,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开展咨询论证。结果 WHO及国外健康影响因素和健康效应的框架范围基本相同,但各国的具体指标不同。依据国外框架,上海城市健康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与产业,生活方式4大类共210项代表性指标;健康效应包括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死亡和肿瘤、慢性病和精神健康、职业病和地方病、其他伤害或疾病、生殖健康、妇女儿童健康7大类共69项代表性指标。专家咨询积极系数为95%,指标重要性、可操作性、一致性较好,专家协调系数为0.204和0.214(P<0.05)。结论 研究建立的指标有助于推进上海城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但需依据评估对象特点增补和筛选代表性指标,并对代表性指标进行权重配比或重要性评判。
  • 操仪, 祖平, 胡逸欢, 肖萍, 何蓉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34-23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10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公共卫生实践中个人隐私泄露可能造成的问题,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发布为例,分析疫情发布中涉及病例信息时考虑公共卫生伦理原则而采取的具体方式,以及根据疫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工作方法的具体表现,体现上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为维护公共卫生伦理所作的努力。同时指出,疫情防控信息的公布应遵循公共卫生伦理原则,疫情防控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发布需要规制,而公共卫生相关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也需要与时俱进。
  • 杜晶琳, 史烨梁, 徐佳南, 张思萌, 温长康, 黄自发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38-24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江苏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能力情况,为优化省、市和区(县)生物安全实验室网络布局、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多层次检测需求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所需的实验室仪器、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备案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指标制定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苏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2家,配备生物安全实验室124个,核酸提取、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仪器分别为85和112台,核酸检测专业人员有249人,仅有29个实验室完成PCR备案,全省每日最大检测样本数为5 236个,占理论值的74.0%。结论 江苏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关的实验室能力尚不均衡。省、市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建设较好,区(县)级较为薄弱,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存在仪器设备配备不足和检测人员缺乏等问题,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较少;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苏北地区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相对不足,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较少;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均存在PCR备案和质量控制管理不完善的问题。
  • 黄奕宁, 徐莉娅, 卢冉, 马媛蕊, 杨雪松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43-247,25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边境地区新发传染病防控的难点和痛点,构建边境地区新发传染病防控预警数据平台。方法 基于大数据分析理论收集、清洗、存储、分析数据。结果 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多源主题数据库,构建区域医疗服务平台、“互联网+医疗”区域传染病远程医疗平台、新发传染病监控预警系统、新发传染病科研管理系统,可初步实现新发传染病防控预警功能。结论 新发传染病防控预警数据平台可为边境地区新发传染病的预警、监测、防控、科研等提供数据支撑,为卫生管理者提供疫情防控的决策依据。
  • 王倩, 段旭昶, 张天天, 吴萍, 许思特, 戴瑞明, 朱欢欢,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48-25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口罩预约配售方案的居民认可度情况,为上海口罩保障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比例抽样的方法,调查上海市16个区共计2 900位居民对于口罩预约配售方案的认可度评价情况。结果 上海市居民对于政府口罩预约配售方案的整体评价较高,75.1%的居民认为该方案作用显著,仅2.4%的居民表示该方案作用不大。口罩发放方式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方面,88.5%的居民认为公平性好,72.0%的居民认为便利性好;配售口罩的价格和质量方面,81.0%的居民认为政府配售口罩价格便宜,78.2%的居民认为政府配售口罩质量好。结论 民众的高认可度与上海口罩保障方案在派发的公平性、便利性,以及口罩的价格、质量等方面作出的部署密不可分,上海口罩保障方案是疫情期间应急物资保障的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推广实践意义。
  • 李娟, 李薇, 宋卫萍, 安伟, 吕若然, 吕敏, 邵开建, 贾予平, 刘伟, 白霜, 吴疆, 黄春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53-25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7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现状。方法 2020年4月,对北京市16家区级疾控中心进行调查,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评价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结果 16家区级疾控中心在编总人数2 196人,在编人数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57~2.54)/万,业务科室数量占所有内设科室数量的比例为56%~81%,专业技术岗位在编人员比例为67%~94%,其中,12家区级疾控中心的在编人数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未达到不低于1.75/万的要求,7家区级疾控中心的业务科室所占比例未达到不低于70%的要求,5家区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在编人员比例未达到不低于85%的要求。在编人员组成情况:男女比为1.0 : 1.8;30~<50岁人群比例占71%;文化程度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占81%;专业以公共卫生和检验专业为主,占72%;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73%。2017—2019年16家区级疾控中心共144人离职,以文化程度较高的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结论 北京市部分区级疾控中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未达到国家相关核定标准。部分区级疾控中心缺乏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人员结构不合理,同时存在人才引不来和留不住的双重问题。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改革中,应加强对全市区级疾控机构的统筹管理,统一机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改革激励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实现人才总量合理增长、队伍素质大幅提升、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的目标。
  • 卫生经济
  • 管文博, 梁笛,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58-262,26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的运行现状及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前后的效率变化,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 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均数为0.773,最高为1.000,最低为0.384,效率的地区差异较明显。2016—2018年,除纯技术效率略有上升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均有所下降。乡镇卫生院整体运行效率较低,产出不足与投入冗余是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和技术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生产率的增长。结论 建议:因地制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医疗共同体配套政策;引导居民转变就医理念,合理就医。
  • 何双双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63-26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公立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合社会效益评价,为设备采购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量本利分析法和净现值法对数字减影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法建模和指标评分法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公立医院数字减影设备包括DSA数字血管造影机、DSA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机、血管造影X线系统,其中:血管造影X线系统投资收益率最高为19.07%,投资回收期仅2.80年,运行效益评价为优秀;DSA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机A的经济指标最低,原因在于其业务量仅达保本工作量的83.91%,但其社会效益评分最高(C值为7.3)。结论 公立医院在采购和管理数字减影等大型设备时需进行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论证,兼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科研属性,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评价。
  • 医院管理
  • 刘世蒙, 刘静, 谢士钰, 柯雄,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68-27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某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践,指出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及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分办法参考说明中推荐的评分方法进行考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和优化评分方法的思路,为构建更加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王涛, 纪瑞云, 谷玮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72-27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两票制执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省级层面推行两票制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医疗机构两票制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省、市级医疗机构政策执行较好,县(区)级医疗机构执行率偏低;医疗机构普遍反映部分产品断供、两票制相关材料核验工作繁杂;经营企业集中度、配送效率、技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议价空间明显提高,尤其配合其他政策,耗材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在省级层面推行两票制应点面兼顾,将资质材料审核前置;搭建信息平台,推行电子发票和经营企业评价体系;加快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职能转变;推进多项政策联动,使患者享受流通改革红利。
  • 陈海涵, 沈峻, 鲁威,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76-27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A区3所区属公立综合医院3个代表性病种的住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 通过病案评阅,分析3个代表性病种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住院急性单纯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且医院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预防性抗菌用药不合理或抗菌药物用药超量的问题。结论 应通过强化管理改变医疗机构及其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习惯。
  • 王莹, 张晨,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80-28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湖北省重症救治医疗设备配置情况,为医院进一步做好医疗资源常规配置和应急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重症救治医疗设备,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 ECMO)和呼吸机为例,结合医师、护士和床位数进行配置情况研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疗资源需求和供给的特征与变化。结果 随着医疗物资统一调配和供应保障逐步强化,湖北省重症救治医疗设备ECMO和呼吸机实现了从最初的“十分紧缺”,到“紧平衡”,再到“基本满足”的转变,2020年3月初步实现供大于求。结论 平时医疗设备基础配置仍待完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需重视重症救治医疗设备尤其是ECMO和呼吸机等设备的合理配置。
  • 管文博, 梁笛,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84-28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4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初步成效,以期为医院管理者与卫生行政部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4家县人民医院的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09分(满分为5.00分),对服务态度、就医环境、技术水平、等候时间和医疗费用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3、4.29、4.13、3.91和3.82分。对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技术水平、医疗费用、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和等待时间。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评分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疗服务相关因素,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是影响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就医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结论 建议: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就医便利性。
  • 卫生人力
  • 梁广盛, 施培武, 沈群红, 张朝阳, 陈政, 蒲川, 徐凌忠, 胡志, 马安宁, 龚朝晖, 徐天强, 王磐石, 汪华, 郝超, 李程跃, 高翔, 周庆誉, 李力,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88-29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02—2017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传染病防控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水平及变化趋势,针对人员激励现状探讨有效激励因素的地区分布情况。方法 系统收集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7—2017年发表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传染病防控人员激励问题的研究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评阅,判断人员激励问题的严重程度。将文献中提到的人员激励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成4类并计数,运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地区人员有效激励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 当前我国传染病防控队伍的有效激励水平不高,仅为31.84%;而且地区差异大,2017年结果显示,地区之间变异系数为32.44%。2002—2017年,各地传染病防控队伍有效激励的改进幅度有限,增长幅度仅为11.13%。全国范围内,经济类因素成为影响传染病防控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在各类因素中占46.25%。在地区层面,中部地区人员激励水平(28.03%)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35.90%)和西部地区(30.67%)。在有效激励因素上,东部地区对教育类因素的关注度(东部地区为17.53%,中部地区为6.82%,西部地区为6.25%)和西部地区对个人与专业支持类因素的关注度(东部地区为15.46%,中部地区为18.18%,西部地区为35.71%)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结论 我国传染病防控人员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特别是中部地区尤为迫切。经济类因素如薪酬待遇已然成为全国范围内影响人员队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此外,西部地区应在改善卫生人员生活与工作条件方面继续加强,而东部地区仍可在人才培养、继续教育方面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 王鑫, 施培武, 沈群红, 张朝阳, 陈政, 蒲川, 徐凌忠, 胡志, 马安宁, 龚朝晖, 徐天强, 王磐石, 汪华, 郝超, 李力, 周庆誉, 郝模, 高翔, 李程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93-29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及变化趋势,探讨我国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的区域差异、变化原因及提升建议。方法 收集1995—2017年所有涉及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的文献,摘录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的相关表述,综合计算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适宜程度,描述2000—2017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从全国来看,2017年我国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适宜程度的平均水平为40.3%,与适宜标准(85.0%)相差52.6%。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东部地区慢性病防治人员的素质较高(适宜程度为42.3%),中西部地区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的适宜程度在36.0%左右。2000—2017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大幅提升,适宜程度的平均水平提升了417.6%。结论 我国慢性病防治人员素质存在区域差异。2000年以来防治人员素质稳步提升,但距适宜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建设高素质慢性病防治人才队伍任重道远。
  • 李星星, 李虹霞, 王艳梅, 王伟, 臧召燕,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298-3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4、2016、2018年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 以机构问卷调查法调查上海市某区所有区属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等信息,从现有统计资料收集区域社会环境信息。结果 上海市某区所有区属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数量从2014年的7 158人增至2018年的7 926人,年龄主要为25~34岁,有护师、主管护师职称者占比逐年平稳增加,护理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和大专为主,用工形式为合同制者占比从2014年的37.5%上升到2018年的43.0%。对标2020年全国注册护士规划目标,某区区属医疗机构注册护士缺口约为1 600人。按2018年上海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86人计算,某区区属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缺口约为3 600人。结论 上海市某区护理人员数量增加,但总量依旧不足。护理队伍结构改善,但仍需优化人员职称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关注专科护士发展,以满足护理人员的发展需求。
  • 卫生规划
  • 陈龙, 黄晓亮, 胡伟, 谢易娴, 李慧敏, 姜梦婕, 冯丽芬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03-30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东省儿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儿科医师诊疗负担现状及趋势,为优化儿科资源配置、完善儿科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9年广东省开设儿科服务机构数、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对比分析。结果 2013—2019年,广东省开设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数由1 885家下降至1 831家。儿科医师由0.9万人增长至1.3万人,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由0.59人增长至0.72人;床位数由3.1万张增加至4.2万张,每千0~14岁儿童床位数由1.98张增加至2.23张;儿科门急诊人次由6 161.0万人次增加至7 110.2万人次,儿科出院人次由169.5万人次增长至218.1万人次。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由26.5人次下降至21.0人次,2019年儿科医师比全省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多8.8人次;儿科医师年均负担住院量由182.9人次下降至162.0人次,高于全省医师的平均水平(62.1人次)。结论 广东省儿科机构数逐年减少,儿科医师、床位及其人均占有量逐年提高,儿科门诊住院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儿科医师工作负荷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医师的平均水平。需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增加儿科卫生资源配置,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科医疗服务需求。
  • 徐颖, 杨肖光, 周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07-3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我国产前诊断机构的空间可及性与公平性,以期为优化此类机构的空间规划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和空间基尼系数对我国产前诊断机构的空间可及性和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 我国中东部地区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产前诊断服务的空间可及性与公平性均优于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结论 建议适当增加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产前诊断机构与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以优化我国产前诊断机构的规划布局。
  • 他山之石
  • 刘爽, 王伟, 郭敏璐, 韩璐, 王泳仪, 汪海琴,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11-31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中国5个金砖国家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开展的技术合作及其作用,为我国开展全球卫生技术合作、制定全球卫生战略提供借鉴。新冠疫情发生前,金砖国家开展的卫生技术合作各有特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发挥了技术合作领导力。我国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学习他国经验,长久地发挥技术合作主导作用。
  • 陈宁, 王朝昕, 杨燕, 刘茜, 黄蛟灵, 俞文雅, 范峰, 金花, 于德华, 巩昕, 石建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19-323,3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和分析国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反应,分析其职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制度化建议。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系统回顾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经验。结果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专业技术人才、长效投入、防控基础建设、部门协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结论 未来需结合国际经验,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软硬件建设、调整卫生应急经费投入、优化空间布局与应急设置、加强医防融合、优化应急防控体系组织协调机制等方面,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应急防控管理建设。
  • 尚波波, 胡紫馨, 徐伟, 何仁鑫, 汪宁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24-32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美国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模式的改革过程,为我国医用耗材的采购及医疗保险支付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从采购组织、采购模式、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制定等方面总结分析美国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的成功经验。结果 美国通过与医用耗材编码系统相结合、引入市场竞争的方式完善采购模式,成功降低了医用耗材的价格。结论 统一的医用耗材分类标准是耗材采购模式的核心,应充分结合利用医疗保险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数据库开展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
  • 王婷婷, 黎浩, 盖若琰, 周堂波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28-33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现状及策略,探讨其对中国参与国际卫生合作的启示。方法 使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方面分析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的外部环境,用近年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的统计数据分析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的特点,包括援助规模、途径、地区和领域。结果 日本卫生发展援助具有有利的社会环境。2012—2016年日本卫生发展援助总额占官方发展援助总额的8.59%,卫生发展援助资金主要由多边机构提供,越南、印度等是援助资金的最大流入国,援助集中解决卫生政策、初级卫生保健等卫生问题。结论 建议中国参与国际卫生合作时首先明确自身优势,注重打造国家品牌,通过双边卫生合作助力提升中国多边卫生议题的设置能力,进而提高中国全球卫生治理水平。
  • 刘莹, 蒋泓, 钱序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34-33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1.200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中非妇幼健康南南合作的培训内容。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培训内容分为领导与治理、卫生筹资与保障、卫生人力、卫生信息、卫生产品和技术、卫生服务提供6个维度。用电子邮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专家对37个条目达成了共识,包括领导与治理14个条目、卫生筹资与保障5个条目、卫生人力3个条目、卫生信息2个条目、卫生产品和技术5个条目、卫生服务提供8个条目。结论 研究形成了关于中非妇幼健康南南合作培训内容的中方专家共识,结果可为进一步调查非洲学员的培训需求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