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5-20
  

  • 全选
    |
    医改纵论:公共卫生体系
  • 吴凡, 陈勇, 付晨, 袁政安, 宋耀君, 陈昕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185-190,29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1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福利保障界开展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基础上,结合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凸显的痼疾,深度分析研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四大方面15项具体建议,包括:强化政府责任,落实投入保障;优化体系架构,合理能级分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锤炼疾病预防控制队伍,提升专业能力。
  • 张璐莹, 陈文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191-19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当前公共卫生体系的参与主体之间,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之间存在的不协同问题,并从优化公共卫生协同治理的角度,提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策略。
  • 专栏: 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知识产权
  • 祝雯珺,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194-20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国内外医药相关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合作情况,为研究者全面客观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为检索数据库,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和VOSviewer软件分析相关中文文献的发表年份、关键词分布和共现情况。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数据库,使用Histcite、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分析相关外文文献的发表情况、关键词共现情况和不同国家、机构间的合作情况。结果 研究共检索到9 730篇中文文献和3 992篇外文文献,发文量分别在2012年和2015年达到峰值。在研究热点方面,中文文献主要集中在4个主题,包括医药产业、中医药、农药以及知识产权与公共卫生之间的权衡。外文文献则主要集中在3个主题,包括具体疾病领域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与公共卫生之间的权衡。且从时间趋势上看,1995—2005年,外文文献多从宏观角度探讨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而具体疾病领域的知识产权则一直是研究热点,其演变趋势与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一致。对外文文献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发现,虽然中国作者发文量在国际上排名第二,但中国在医药相关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仍较低,中介中心性值仅为0.01(中介中心性值不小于0.1代表高学术影响力)。该情况也同样体现在中国的学术机构上。有3家中国机构发文量位列全球前十,但无一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结论 对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研究是我国的特色,其将助力中国更好地保护和推广中医药。此外,我国学者应对技术转让、新兴医药技术知识产权和国际热点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提升在医药相关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
  • 杨山石, 金春林, 黄玉捷, 陈珉惺, 何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01-205,21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宏观层面了解全球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专利布局现状和趋势,发挥系统定位和导向指引作用,为专利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和专利战略的科学制定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助力医学科技创新。方法 检索全球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四大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分析其专利类型、授权维持、运营以及维权情况,并识别全球主要技术创新目标区域和来源区域。结果 目前,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已积累专利960万余件,专利申请量庞大,各领域有效专利占20%左右。中国、美国、日本为全球前三的技术创新目标区域和来源区域。生物药和化学药领域,美国为全球最大的技术产出国;中药领域,中国独占鳌头。中药、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结论 建议选择重点支持或热点技术领域对专利进行分类管理,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对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新加坡、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先进行专利布局和跟踪监控,掌握主要市场动向。医疗器械和中药领域,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技术迭代较快,可加大专利布局力度。
  • 杨山石, 金春林, 黄玉捷, 何阿妹, 何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06-2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技术情报分析,总结国内外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差异,为国内技术创新提供数据参考和方向指引。方法 检索全球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数据,分析四大技术领域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差异,以及国内主要省市技术发展的差异。结果 与国外相比,国内医疗器械专利占比更高,化学药和生物药专利相对较少。化学药及生物药领域,国内技术与国外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尤其在药物活性分子的核心技术领域。中药领域,从活性成分提取处理,到中药组合物、配方,再到膏方、应用,国内技术占据绝对优势。医疗器械领域,国内专利储备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器械领域,高端器械方面与国外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医药及医疗器械专利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带,河南、四川、安徽、湖北等中部省区市表现也较为突出。结论 我国要加大医疗器械领域高端设备专利布局力度,加快进口替代。在积极推动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巩固引领地位和技术优势。国内外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园区集群优势明显,可进一步强化国内高校的源头辐射作用。
  • 杨山石, 金春林, 黄玉捷, 李艳, 何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11-21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3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梳理国内外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申请人情况,为国内本土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竞争情报参考。方法 检索全球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四大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识别各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人的类型和排名差异,并对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申请人的技术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从各类申请人占比来看:国外以公司为主,其次为个人,院校/研究所、政府机构相对较少;国内以公司、个人、院校/研究所为主。与国外相比,国内个人和院校/研究所占比较高。从专利申请量前20位的申请人类型来看:国外均为国际知名药企或医疗器械企业,专利集中度高,引领行业发展;国内以院校为主,专利集中度相对较低。化学药和生物药领域,杂环类药物及其配方、抗体药物为布局热点,国外申请人占据更大技术优势。结论 在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国内外创新力量构成有较大差异。国外公司主导技术创新,尤其是制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巨头,与国内领军企业拉开了较大差距。因此,应对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前20位的申请人进行分类监控,掌握其专利申请与技术发展动向。虽然国内院校/研究所申请人总体数量占比远低于公司和个人,但是在专利申请量前20位的申请人中占比80%,行业影响力不容小觑。
  • 卫生经济
  • 王力男, 杨燕, 王瑾, 徐嘉婕, 蒋姗姗, 金春林, 姜艳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17-221,22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定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公立医院的良性运行,为制定、监测和评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政策和文献综述,初步构建指标体系。开展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指标权重。结果 形成涵盖预算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运营效率、费用负担、发展能力6个维度,包括6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该指标体系可供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展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综合评价。建议进一步合理地确定评价标准,并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以推动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进程。
  • 徐源, 陈珉惺, 何江江, 丛鹂萱, 杨燕, 邹璇, 刘新宇,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22-22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施行药品集团采购( 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GPO)前后深圳全市及样本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平台、数量、金额、品种和费用的分析,探讨深圳市GPO及其对公立医院药品结构和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与GPO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各2家,对GPO平台、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的药品采购数据和样本医院药品采购、医院收入、均次费用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GPO与药占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8年1—6月,GPO金额占全市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总金额的62.60%。2017年4家样本医院GPO药品种类占全院药品采购种类的50.00%左右。自GPO启动,深圳市药占比控制在30.00%以下,且缓慢下滑,与药占比呈强负相关(R=-0.884,P<0.05),样本医院药占比、均次费用等有所下降。西药GPO比例略高于中成药,GPO和非GPO平台采购的药品结构各有特点,2017年4家样本医院整体药品采购结构变化不大。结论 GPO稳步推进,且对医院药品品种结构影响不大;控费作用显著,医院药品费用和门诊、住院费用降低;有利于降低药占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综合医院的影响大于专科医院。
  • 李洛, 刘宝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28-23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区域医疗服务价格比较的可比性,尤其是质量差异。可通过质量调整改善区域价格比较的可比性。建议从强化各地医疗服务项目与全国规范衔接,推动区域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开展区域医疗服务价格的大数据建设这3个方面,促进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的区域协调。
  • 苗雅楠, 骆泰庆, 王薇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32-240,24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现有各类基础输液产品的包装进行综合评估,阐明其在药物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等重要指标上的差异,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包装和医疗保险支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总结不同基础输液产品包装的文献评估证据。结果 共纳入161篇文献,其证据表明: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绝大多数药物都能在玻璃、聚烯烃共挤膜、聚丙烯材质的输液包装中稳定存在,被检测的包装材质安全性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的要求。相对于其他材质的容器,玻璃瓶有更为广泛的稳定性。不同包装形式的基础输液产品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输液后残液量、便捷性、经济性方面有明显差异。全密闭式较半开放式输液容器可降低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安全性较优,且性价比更高;双阀软袋输液后的残液量普遍低于塑瓶,因而可以节省药物费用,目前缺乏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及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残液量的研究;将使用玻璃瓶储备的药液转换为软袋时,可节约因备药、储存和破损而造成的成本;直立式输液袋(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的临床使用便捷性优于非PVC软袋,玻璃瓶的使用便捷性最差。不同生产工艺的基础输液产品在控制小粒径不溶性微粒和漏液率方面表现不同。与非PVC软袋、塑料瓶、玻璃瓶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相比,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在控制空白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直径≥5 μm和≥10 μm)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在与临床常用药配伍后,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的优势则主要表现在控制2~5 μm的小粒径不溶性微粒方面,但目前证据仅支持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优于某厂家的双阀软袋。与漏液率相关的文献均只涉及非PVC软袋类的基础输液产品,其漏液问题可能与具体生产工艺相关,而且不同厂家的漏液比例悬殊。结论 各种基础输液产品的包装因材料、形式、生产工艺方面的不同,表现为部分评估指标的确有明显差异,但仍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建议开展更多的覆盖多厂家、多批次随机抽样的实证研究来比较各种不同包装形式或不同生产工艺的基础输液产品在与临床常用药配伍后在不溶性微粒、临床安全性、残液量和使用便捷性方面的表现。
  • 苗雅楠, 骆泰庆, 王薇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41-24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在重症监护室中全密闭式输液系统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相对性价比,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产品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证据构建决策树模型,比较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全密闭式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结果 重症监护室中,由半开放式输液系统转换为全密闭式输液系统时,每避免1例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要多付988.24元,估计治疗1例CLABSI的费用为15.68万元,则平均每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净效益为2.69万元,成本效益比为158.69。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景下,全密闭式输液系统相对于半开放式输液系统均具有成本效益。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全密闭式输液系统较半开放式输液系统更具性价比,但受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的限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开展原始研究来比较全密闭式输液系统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临床安全性,从而进一步优化相应的经济学评价。
  • 医院管理
  • 焦岳龙, 陈万里, 余飞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48-253,26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符合公立医院实际情况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估医院的公益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对医院公益性指标进行筛选和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结果 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6项。结论 构建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作为评估医院公益性的工具。
  • 杨鸿洋, 吕婕, 翟晓婷, 刘旭, 潘曙明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54-25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我国启动了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的支付方式改革,以解决目前按项目付费模式下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状况。这一支付方式将彻底改变大型公立医院当前的运营逻辑,并对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通过PEST(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模型分析宏观外部环境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型公立医院应对基于DRGs的支付方式改革的发展策略。
  • 薛莲, 吴思成, 王士强, 陈佳, 戴星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58-26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家层面出台的社会办医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社会办医发展的特点,探寻社会办医发展的趋势,为完善社会办医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980—2019年国家层面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基于文本挖掘法,使用R语言对政策文本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研究提取了31篇政策的高频词,并对比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前后词频差异,总结社会办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社会办医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联系,虽然在2000年出现了偏离,但整体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趋势。研究创建了“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经济效益”主题模型,并计算出每篇政策的主题估计比。结论 社会办医政策应清晰界定社会办医主体以增强政策之间的联结,重视社会办医经济效益带动社会效益的作用,强化内涵建设促进社会办医可持续发展等。
  • 都恩环, 黄佳文, 杨玉洁, 乔琛, 张旭, 邱五七, 毛阿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65-27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临床应用的精准医疗非药物类相关技术,为我国未来搭建精准医疗技术平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结构化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文献,依据既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临床技术信息,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72篇文献,大致可将精准医疗非药物类临床技术分为组学检测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临床应用的相关平台以及其他临床相关技术这4类。结论 随着精准医疗概念及技术的发展,推动医疗向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发展将成为我国精准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
  • 金广予, 张之薇, 俞宏博, 魏建军, 虞涛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71-27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消毒供应的质量和感染控制,对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实施风险管理。方法 采用风险管理法对消毒供应服务质量和感染控制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对剩余风险进行可接受评价,判断风险规避情况。结果 风险评价结果识别出5个风险点:人员感染、器械受损、交叉污染、物资短缺、病原体外泄,其风险系数分别为25、20、20、10、10。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根据所识别风险点,积极采取措施。查验结果:2020年2—3月质量指标与2019年同期保持同一水平。据此进行剩余风险可接受评价,5个风险点风险系数下降至1、2、1、1、1,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对消毒供应外包服务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帮助第三方消毒供应机构规避风险,以保证医院消毒供应工作的正常进行。
  • 夏葳, 李文进, 田毓华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75-27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切实可行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分配办法,以发挥管理乘数效应、增强转型发展后劲、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方法 运用岗位评价技术,评价不同行政岗位价值,形成岗位间相对价值序列,与绩效分配挂钩,并且利用基尼系数对不同行政岗位薪酬系数的分配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以医院岗位价值评价为依据,引入“岗位薪酬系数”,初步建立医院行政人员绩效分配体系,得出院领导、中层正职、中层副职、处室人员的平均岗位薪酬系数分别是94.33、89.01、77.73和68.46。行政系列各部门平均岗位薪酬系数在71.11~64.77,党务系列各部门平均岗位薪酬系数在69.63~64.11。按不同类别行政人员2015、2017、2018、2019年平均岗位绩效奖计算得到基尼系数分别为0.284 1、0.313 0、0.289 2、0.291 6,在相对合理范围内。按全部工作人员2015、2017、2018、2019年度个人绩效最高月份的收入计算得到基尼系数分别为0.315 4、0.320 6、0.289 5、0.318 9,仍在相对合理范围内。结论 行政岗位绩效分配应有据可依,拉开差距并合理体现,以促进行政人员的任务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以及部门重点任务完成率不断提高。
  • 卫生人力
  • 傅琼琼, 吴晓东, 冯燕, 唐莹, 杭婉珺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79-28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20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做好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基于评审的痛点、难点问题,优化现有职称评审系统,增加外部链接数据接口,构建录音、录像及专家质量控制模块,以方便个人申报及多维度地展示能力业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评审的公平、公正,提升评审的质量与效率,为卫生高级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 喻惠敏, 俞双燕, 石瑛, 陈丹妮, 周佳卉, 何达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82-28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医务人员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抽取上海市16个区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二元logistic回归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结果 64.2%的医务人员对上海市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持明确支持态度;87.3%的医务人员对所在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持明确支持态度;89.3%的医务人员对所在科室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持明确支持态度。整体上,上海市医务人员支持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开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性别、年龄、所在医疗机构等级、所在科室类别、是否具有互联网诊疗服务类似经验、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是否支持这6个因素会明显促进或限制医务人员真正参与互联网诊疗服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尊重医务人员的个人参与意愿,鼓励医疗机构和相关组织大胆实践,并不断探索适合在线诊疗的项目,才能保障上海市互联网诊疗服务切实可行。
  • 公共卫生
  • 李金涛, 王建勋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89-29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杭州市是国内最早启动健康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十余年的建设探索历程中,杭州市积累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治理实践经验,包括:大健康共建组织体系建设——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担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并根据建设任务组建了7个专项组,建立了大健康“6+1”共建平台。健康治理能力建设——组建了健康城市专家智库,成立了独立的专职机构,形成了政府、部门和系统内的定期培训机制。健康治理制度建设——制定了跨部门平台组织管理制度、定期会商制度、联络员沟通机制以及健康杭州考核制度。基于社会影响因素确定了各轮建设的健康促进优先项目。经过多年的系统建设,杭州市的人群健康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且人群健康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杭州市健康治理的实践可为丰富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提供借鉴。
  • 邵佳祺, 贺梓桉, 蔡雨阳, 施莉莉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95-29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5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正案颁布前后,各执法部门对市民关心的控烟问题的处理情况,为多部门联动执法、提高控烟执法监督能力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对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受理的控烟工作记录单进行文本挖掘和统计学分析,测算《条例》修正案颁布前后执法部门的工作记录单处理效率。结果 处理工作记录单数量最多的执法部门为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处理工作记录单14 543条(占总工单的29.71%)。各执法部门处理的工作记录单均以投诉举报类为主。《条例》修正案颁布后,部分执法部门的平均处理天数有所增加。结合工作记录单处理的相对效率系数来看,《条例》修正案颁布后,各执法部门的工作记录单处理效率均有所提高。结论 《条例》修正案的颁布后,控烟工作记录单数量大幅增长,这影响了执法部门的平均处理天数,但各执法部门控烟工作记录单处理的效率并未因此降低,处理相对效率较颁布前有所提高。
  • 其他研究
  • 徐芳, 王伟,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299-30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以来我国居民就诊流向的变化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对2010—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推进新医改以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均呈上升趋势。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增长速度远快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机构诊疗人次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显示,患者持续流向医院。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门诊部的诊疗量增长快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公立医院收入以医疗收入为主,财政补助收入不足10.0%。医院床位增长较快,且远快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议 通过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通过提高政府补助,规范医院诊疗行为。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做好健康守门人。
  • 田建广, 朱勤忠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304-30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众对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出高要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上海市院前急救业务需求逐年增长,非急救服务诉求大量涌现。非急救业务是患者的一种正当诉求,且有相当的数量,应当拓宽服务渠道,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上海市开通了“962120”康复出院专线。“962120”专线开通后,“120”指挥中心急救电话的接听压力得到疏解,通过预约的非急救转运服务诉求得到了优先满足。
  • 鲍印铎, 谢春艳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3): 307-31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20.19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当前医养结合政策与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医养结合政策的发展脉络,综述医养结合的理论视角,总结各地医养结合的实践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果 当前医养结合体系存在相关政策资源有待统筹,供需矛盾有待解决,行业标准有待规范,人才队伍有待加强等问题。结论 医养结合体系可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整合医养资源、规范行业标准、培养服务人才等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