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7-20
  

  • 全选
    |
    专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51-25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卫生健康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合作和全球健康治理及全球卫生应急行动,承担国际责任;大力构建全球卫生伙伴关系,卫生健康合作逐步成为大国双边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探索卫生发展援助模式,卫生援外不断开创新局面。深化“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着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卫生健康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强海峡两岸及与港澳地区的卫生交流合作,推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
  • 吴凡, 汪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54-25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文章简要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聚焦培养模式、学制学位等医学教育关键问题,对于新时代“5+3”培养体系下医学教育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
  • 黄晓燕, 袁政安, 何懿, 陈昕, 徐奕丽, 刘杰, 宋耀君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58-26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十年,上海市有效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2次新型流感疫情,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善的预警和应对体系。文章系统性回顾了上海市应对新型流感疫情策略,并梳理了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包括健全的城市公共卫生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有效的部门间协调和社会动员机制,动态地开展疫情研判。同时,在流感应对计划、监测信息分析、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风险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新型流感疫情准备、预防控制和应对等工作提供参考。
  • 胡家瑜, 孙晓冬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62-265,26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上海市纳入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不断增加,且纳入的疫苗品种、覆盖的人群范围、优化的免疫程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立健全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系统,不断优化预防控制策略,成功消灭天花和脊髓灰质炎,连续41年无白喉病例报告,麻疹等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目前仍需清醒面对免疫规划工作诸多挑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转变工作思路、理念和方法,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达到控制和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目的。
  • 沈鑫, 潘启超, 梅建, 袁政安, 吴国柱, 陈昕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66-26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完善结核病防治保障政策,有效保证了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上海的肺结核疫情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最高(患病率4 000/10万)降至全国最低(36/10万)。上海市从21世纪初开始实行肺结核病政府减免治疗政策,逐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效保证了全市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维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促进了肺结核疫情的显著下降。文章介绍了上海市肺结核病政府减免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
  • 郑莹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69-273,28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探究上海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回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在人群肿瘤防治中进展和成效,描述和总结肿瘤预防控制规划、防治网络建设、肿瘤登记制度建设、人群筛查早发现项目等重要公共卫生措施的起始、发展和预防控制效果,以期为未来进一步降低恶性肿瘤对人群健康影响提供依据和经验。
  • 公共卫生
  • 张婷婷, 孟朝琳, 马子华, 陈琳琳, 李志远, 蔡源益, 吴华章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74-27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欠发达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收入状况及其对机构运行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13—2017年我国5省11家县级疾控机构的收支情况、负债情况、基本服务能力情况等。结果 2013—2017年,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人均经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07%,远低于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的9.75%。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资产负债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资产负债率整体高于全国及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人员配备未能达到编制要求,其设备原值总量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0.00%和发达地区的58.00%。结论 政府应明确投入责任,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取消3项收费初期,适度保留一些有利维护机构基本业务能力和满足当地企业和群众需求的有偿服务。提高人员薪酬待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关注薄弱环节,提高业务能力。
  • 吴悦, 龚杨明, 蒋虹丽, 郭颖, 祖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79-28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卫生项目着眼于人群健康维护与促进,是服务于人群的公共事业。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项目规范化与有序化的管理,基于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治理理论,研究提出公共卫生项目治理。项目治理溯源于项目全过程管理,根因于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社区与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文章围绕公共卫生项目的设计、实施反馈与持续推进各个阶段,基于项目所处的宏微观环境,构建“规则-机制-实施-评估”的治理框架,并以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为例加以论证。研究将治理理念纳入公共卫生项目管理中,为公共卫生项目的有效推进与管理实践提供全新的思路。
  • 卫生人力
  • 景正伟, 冯晶晶, 王洪源, 任贺, 徐笑, 王志锋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84-28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评价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眼科(助理)医师(以下简称“眼科医师”)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为眼科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5年全国眼科能力资源调查数据,描述总体及各地区眼科医师资源量,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其资源配置公平性情况,使用泰尔指数拆分眼科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的贡献率。结果 2014年底,全国共有眼科医师3.85万人,平均每10万人拥有2.89名。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计算全国按人口配置的眼科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眼科医师、高级职称眼科医师基尼系数值分别为0.14、0.15、0.20,以地级市为单位计算的全国基尼系数值分别为0.28、0.32、0.39,西藏、青海及4个直辖市在内的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0.40)。L型泰尔指数分析显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的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9.27%和20.73%。结论 全国眼科医师数量有所增长,人员层次较佳,但仍有提升空间。基尼系数显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的眼科医师资源基本接近绝对公平。各地级市间眼科医师数量配置比较平均,高层次眼科医师配置相对合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眼科资源分布不均,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大于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差异,高层次眼科医师资源配置更不均衡。需加强高层次眼科医师的培养,重视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的眼科医师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 刘洪霞, 傅毅青, 董莉薇, 张伟华, 陆晔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90-294,29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1998—2018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市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变化趋势及原因,以优化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 从1998—2018年在编人员年报中提取在编职工数,专业技术人员数,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在职学历教育情况等数据,进行动态变化评估和量化分析。结果 1998—2018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在编职工数、专业技术人员数、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均有所增加,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0.65%、101.24%、100.1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65%、1.24%、0.15%。人均学历分值和人均职称分值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2.92%、100.34%,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2%、0.34%。在职学历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提升的主要渠道。人员变化与人事政策变化相关。结论 上海市疾控中心成立20年间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均稳步提高。完善疾控体系人事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疾控体系人力资源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 其他研究
  • 张天天, 戴瑞明, 顾原瑗, 马振凯, 章卫, 许思特, 何世英, 张晗,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95-29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消费者服务质量感知为导向,选取合理、科学、可落地的零售药店纳保评估指标,并将其应用至实践。方法 遵循问题界定-问题解析-指标遴选-指标收集-预实验-问题发现-体系改进的循环研究模式,通过专家评审方式界定与解析问题,选择核心指标,通过现场预实验修正与论证结果。结果 以实现药店间公平竞争为目标,研究界定6个影响消费者对药店服务质量感知的问题,分别为信息不对称、服务质量差、药店基建差、营业时间短、用药安全低和医保药品少。以此形成6个评价零售药店的指标维度,涉及52个指标。研究以其中3个维度为核心,每个核心维度中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最后结果。维度一为“药店实体”,以药店规模为代表指标;维度二为“服务质量”,以“执业药师和药师(数)”为代表指标;维度三为“应对人群医保药品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医保品种数合计”为代表指标,作为最终的评价指标。该研究结果在基于被应用场景的需要,即专家增选和赋值后,已被应用于上海市零售药店医保定点月度纳保评估之中,作为省(市)及各区(县)的纳保评估依据。结论 本研究成果可推广性强,如应用于药店的市场退出机制、常态化监管考核等。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赋予权重。
  • 张天天, 刘炜, 马振凯, 金敬田,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300-30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现有零售药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集聚发展状况。方法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R语言、ArcGIS软件、OpenGeoDa等工具对上海市零售药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集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形成了空间集聚性方法学,并明确了操作步骤。以上海市零售药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全局自相关性诊断,可认为上海市零售药店在境内存在显著的空间聚类现象;局部自相关性诊断显示,市中心、各行政区划中心形成了多个零售药店布局密集区;通过药店间路网距离测算,发现密集区域中的药店间路网距离小于300 m的占10%左右,集聚程度并不高。结论 上海市表面上已在市中心和各行政区划中心形成了药店密集区,然而密集区受制于300 m的药店间距离限制政策,集聚区并未形成。
  • 朱思,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306-310,31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与防范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梳理2013—2018年间共计6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运用复合年均增长率和增幅对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17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持续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2.0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来源中,使用单位占近90%。医疗机构为不良事件主要涉及的实际使用场所,Ⅱ类医疗器械和Ⅲ类医疗器械是引发不良事件的主要医疗器械管理类别。结论 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整体趋势平稳,建议重点培养和提升相关单位的监测能力,加强不良事件预警和上报的公众宣传。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生产、经营企业参与到不良事件监测和上报环节中。
  • 刘春雨, 尹泉, 徐龙彪, 龚超, 骆达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311-31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天津市16家三级公立医院床位资源利用情况,为医院规范床位使用,提高床位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3项指标,采用Topsis法和秩和比(rank sum ratio,RSR)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天津市16家三级公立医院床位利用情况可分为上、中、下3挡,排名靠前的3家医院为I、J、K医院。结论 两种方法得出结果大致相同,可信度较好。天津市病床利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各区病床利用情况不一。天津市应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区公立医院也要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探寻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利用床位资源,提升利用效率。
  • 他山之石
  • 王丽华, 肖泽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315-320,32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形成了专科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以复元为目标,强调家庭参与的重要性,整合医院、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精神卫生服务。我国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专科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但各地区精神卫生资源不平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尚不完善,精神卫生的服务理念尚未从传统的“管理和服药”思维转变过来,仅强调家属参与,而非包括患者在内的家庭的参与。我国精神卫生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以复元为目标,构建家庭参与的专科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 叶子平, 唐密, 王海银,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321-32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国国家卫生与社会服务优化研究所及其下属的医疗技术咨询委员会主管创新医疗技术的评估和临床转化工作。英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创新医疗技术体系和完备的创新技术支付框架,旨在激励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使用和推广创新技术。文章主要探讨英国创新医疗技术的管理架构、创新技术目录和支付框架,为我国创新医疗技术的管理和支付体系提供借鉴和指导。
  • 甘银艳, 彭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326-33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制度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旨在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澳大利亚DRG制度是国际上公认比较先进的医院效率质量控制和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其成功经验可以从构建我国本土化DRG系统、建立标准化成本核算体系、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供借鉴,从而推进我国DRG支付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