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平, 李程跃, 马东平, 田壮, 石林梅, 郝超, 钱东福, 郝模
目的 以京沪为例,探讨设施设备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对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工作支撑作用,并基于文献量化比较差异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995-2017年所有涉及京沪两地妇保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问题严重程度判断的文献,量化文献有关问题严重程度(0分表示不存在问题,5分表示非常严重)。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物力的质量保证与及时更新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妇保设施设备质量保证与更新问题严重程度的文献量化评分,2000-2017年京沪两地严重程度都是下降的,分别都由3.50分下降到1.91分、2.05分。两地严重程度评分都与孕产妇死亡率正相关(相关系数北京市为0.492,上海市为0.695)。结论 京沪两地妇保物力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适宜程度呈现好转趋势。上海市的物力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比北京市的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对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影响更大些,但都存在危房、设备更新不及时等突出问题。适宜的妇保体系应是设施、设备和物资符合标准要求并维护良好,具有折旧更新制度,保障物力提供的可持续性。研究验证了量化妇保物力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适宜程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