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20
  

  • 全选
    |
    专栏:京沪妇女保健服务
  • 左姣, 王旭, 于明珠, 徐天强, 郝超, 陈政, 沈群红, 徐凌忠, 蒲川, 胡志, 郝模, 李程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1-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文献视角,分析京沪两地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服务提供不公平性的严重程度及其差异,探索提升服务公平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定量评价服务公平性的可行性。方法 系统收集1995-2017年所有涉及北京、上海两地妇保服务公平性问题的文献,采用"五分度评分法"半定量评判服务提供不公平性的严重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服务提供不公平性的严重程度评分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京沪两地妇保服务提供不公平性的严重程度均呈下降趋势,北京市从2000年的4.00分下降至2017年的2.60分,上海市从2000年的4.00分下降至2017年的2.71分。两地的妇保服务不公平性严重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和0.715。结论 京沪两地妇女保健服务公平性得到改善,上海市服务公平性改善的作用优于北京市,但两地仍有提升空间。适宜的妇保体系应确保城乡、不同族群、不同区域、不同收入人群获得服务的公平性。同时,验证了基于文献分析评价妇保服务公平性具有可行性。
  • 王旭, 李程跃, 左姣, 于明珠, 徐天强, 郝超, 陈政, 沈群红, 徐凌忠, 蒲川, 胡志,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6-1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京沪两地妇女保健服务的覆盖状况及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探讨服务覆盖公众健康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其量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系统收集所有涉及北京市、上海市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相关的政策文件,量化评价服务覆盖程度,并使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北京市的妇保服务覆盖程度从1971年的10.0%上升至2017年的80.0%,上海市从1971年的10.0%上升至2017年的90.0%。两地服务覆盖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结论 适宜的妇保体系应全面提供各项保健服务。京沪两地妇保服务覆盖面较广,上海市服务覆盖完善的作用更优,但两地针对更年期抑郁均未提供相应服务。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加强服务的落实。同时,对京沪两地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服务覆盖程度量化方法基本可行。
  • 高翔, 王旭, 左姣, 于明珠, 徐天强, 郝超, 陈政, 沈群红, 徐凌忠, 蒲川, 胡志, 郝模, 李程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11-1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京沪两地妇女保健服务的定量可考核状况及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探讨对服务设置定量考核指标的重要意义及其量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在系统收集所有涉及北京市、上海市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量化计算妇保服务的定量可考核程度,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京沪两地妇保服务定量可考核程度逐渐改善,北京市从1971年的0上升至2017年的70.0%,上海市从1971年的0上升至2017年的90.0%。两地妇保服务的定量可考核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837。结论 适宜的妇保体系应通过设立量化考核指标推动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满足公众需要。京沪两地妇保服务基本实现定量可考核,且有效发挥了保证服务质量的作用,但北京仍有部分育龄期保健服务尚未设置量化考核指标。同时,对京沪两地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服务定量可考核程度量化方法基本可行。
  • 王旭, 李程跃, 左姣, 于明珠, 徐天强, 郝超, 陈政, 沈群红, 徐凌忠, 蒲川, 胡志,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16-1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京沪两地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服务的健全程度及其差异,探讨健全妇保服务的重要意义以及定量评价健全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系统收集所有涉及北京、上海市妇保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1995-2017年涉及两地妇保服务公平性问题的文献,综合服务的覆盖程度、定量可考核程度以及公平性程度,量化评价服务的健全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服务健全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00年京沪两地妇保服务健全程度分别为56.9%、64.3%,2017年分别增长至71.6%、76.6%。京沪两地服务健全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5)。结论 京沪两地提供的妇保服务基本健全,且其对健康结果的决定作用逐步显现,但两地仍需重点改善服务公平性;适宜的妇保体系应做到服务健全、覆盖全人群,并确保服务的公平性;同时,研究结果验证了综合量化评价服务健全程度的方法基本可行。
  • 专栏:长期护理保险
  • 蒋曼, 罗力, 何世英, 戴瑞明, 白鸽,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20-2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等级的认定是服务收费及保险赔付的基础,确保了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文章通过梳理国内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地区评估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国外评估的文献资料,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国内评估工具是以单一型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为主,而国外长期护理评估采用复合型评估工具开展更为全面的评估,秉持"以需求为导向",处理"身体状态-照护服务"之间逻辑关系时通常会选用资源消耗量、标准护理时间等作为中介变量反映需求,这些做法应该为将来我国长护险评估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 蒋曼, 罗力, 戴瑞明, 何世英, 白鸽,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24-27,6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推行中各相关部门能否妥善处理好关系,合理划分责任权限以充分发挥协同整合作用是构建完善的长期护理体系的基础。首先,长护险的正外部效应特征、国外长护险政府承担的重要责任以及我国其他5种社会保险的举办经验均提示,我国长护险必须走政府主导、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主管的道路;其次,实现卫生系统与民政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衔接是实现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功能融合、资源整合以及服务连贯统一的前提,而现阶段医保部门与民政系统协同合作是长护险制度与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衔接的基石。在政府部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参与长护险利于长期护理供给多元化,满足多层次的护理需求。
  • 何世英, 戴瑞明, 王颖, 蒋曼, 白鸽,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28-3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我国15个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地区的筹资制度。方法 收集我国15个试点地区的政策,并进行了关键知情人访谈对所收集信息进行验证。结果 15个试点地区中,长护险的参保人分为两类,8地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保")起步,其余7地的长护险参保人则包括职保参保人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筹资渠道主要为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划转和政府补贴,筹资标准采用定比或定额的方式确定,采用定额法的地区,人均筹资额30~180元/年不等。受益对象采取Barthel量表或定制量表进行评估。长护险基金独立于医保,设立财政专户。结论 我国15个试点地区初步形成了"医保划转为主、财政划拨为辅、个人和社会参与"的长护险独立筹资机制。但在筹资标准的测算方法、受益对象的评定标准和年龄限制、筹资的可持续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
  • 戴瑞明, 何世英, 蒋曼, 王颖, 白鸽,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35-37,4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照护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管是保障长期护理服务专业性的重要内容。由于服务给付方式的特殊性,长期护理保险的传统监管手段不合适,其支付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存在潜在威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搭建全面的全流程监督管理系统,是实现长期护理服务监管的有效途径。
  • 蒋曼, 罗力, 戴瑞明, 何世英, 白鸽,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38-4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健康产业理论框架,从老年健康服务业包含医疗护理服务、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的角度,评价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对老年健康服务产业框架内各要素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长护险的出台促进医疗护理需求的释放且使得有效需求更多地转化为利用,同时为应对需求,各类长期护理服务机构、人才队伍也得到发展壮大,服务市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另一方面,长护险有利于间接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长护险推动健康管理理念的优化升级,有望将"三级预防"的理念进一步融入到健康管理理念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融入长期护理,在应对老龄化及慢性病的过程中,也倒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许宏, 王颖, 蒋曼, 何世英, 戴瑞明, 白鸽,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43-4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对比分析,明确双支柱、依附和混合3种模式的发展背景。考虑到我国作为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借鉴德国、日本长期护理作为独立险种的经验,由试点期长期护理保险依附于医疗保险的模式逐步发展为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保险的模式,从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缓解医疗保险负担。
  • 姚红, 罗力, 蒋曼, 戴瑞明, 何世英, 白鸽,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47-5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主要梳理了目前国内部分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的社区居家服务项目及标准,现阶段试点地区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项目较为全面,上海市等部分地区已开展临床性质的专业护理,少数城市探索了心理、康复、辅具租赁、失智老人特殊服务。深入剖析并对比国外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及标准的成熟经验,以试点地区经验为依据,提出了完善我国长期护理社区居家服务的思考:将个案化管理的思想融入长期护理服务,为将来的服务内容及标准的逐步拓展提供借鉴;中、重度失能老人接受服务的连续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关注失智人群的长期护理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疏导;引导康复体系的逐步建立;器具租赁或购买以及房屋改造服务是保证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更高要求。
  • 卫生经济
  • 符美玲, 苏飞月, 陈登菊, 赵庆华, 肖明朝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52-5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9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重要研究议题,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在全球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趋向"价值导向型医疗"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展开对患者安全的经济学研究并应用于患者安全管理。文章介绍了患者安全的相关定义及价值导向理念,对国外患者安全经济学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的相关建议。
  • 曹颖, 龙治任, 周恒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58-6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儿科医疗资源分布公平性的研究,为"十三五"期间成都市优化儿科医疗资源布局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通过成都市2017年儿科医疗资源调查表收集相关数据,并绘制洛伦茨曲线和计算基尼系数,分析儿童医疗资源分布公平性。结果 2017年成都市有271家医疗机构设有儿科门诊或住院部;有儿科医师2 376名,每千名儿童有儿科医师约0.8名;儿科床位6 130张,每千名儿童约有床位2.1张;基于人口分布的儿科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及医师数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1、0.53和0.56;基于地理面积分布的儿科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及医师数的基尼系数为0.65、0.65和0.69。结论 成都市儿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分布公平性差,应从优化儿科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儿科医疗资源整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健全妇幼类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升儿科医疗资源分布的公平性。
  • 何达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62-6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指数平滑法,对2020年和2030年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作出合理的预测。方法 通过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收集2009-2017年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情况,采用指数平滑法对2020年和2030年设备配置量进行预测。结果 指数平滑法预测2020年和2030年深圳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直线加速器5种设备配置数量分别为258和587台、174和477台、130和374台、39和112台、31和96台。结论 本研究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预测和规划,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其他研究
  •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66-6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为例,讨论了卫生技术创新中应考虑的研究伦理和法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加强卫生技术创新的三道伦理监管防线。
  • 王莹莹, 陈辉耀, 叶小鑫, 李媛媛, 徐晓凤, 魏露, 李娜, 于晓菁, 林云, 牛玉宏, 周蓉, 洪洋, 韩晓洁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68-70,7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卫生系统人员对于现行有效的专利成果转化政策的认知情况,为普及相关政策内容,增强卫生系统人员成果转化意识,推动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方法 2017年9-10月,随机抽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的24家医院320名医务工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专利成果转化政策认知度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卫生系统人员对我国现行有效的专利成果转化政策认知度较低。不同级别医院、有无专利发明的医务人员对于成果转化政策的认知度不同。结论 应在卫生系统中大力宣传专利成果转化政策,提高卫生系统人员成果转化意识,并将专利成果转化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
  • 袁琳, 刘斐霞, 翟晓文, 朱祎昕, 徐婕, 黄国英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71-7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9.18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某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该医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医院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医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