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8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1-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资源共享、医生上下流动、患者双向转诊,构建有序就诊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上海市建设医联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变医患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正向激励和分配机制,以及建立信息整合和共享平台四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并提出配套的支持政策,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建设医联体提供经验。
  • 专栏:卫生费用核算
  • 白鸽, 周帅, 戴瑞明, 霍兆桦, 周奕男, 张天天, 何世英,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3-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文章在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对医学中心城市的定义和具备的特征进行研究,为实现医学中心城市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 戴瑞明, 周帅, 霍兆桦, 周奕男, 张天天, 何世英, 罗力, 白鸽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7-9,3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中心城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其衡量标准和评估体系较为缺乏。现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包括评估框架、指标、指标权重及比较方式在内的医学中心城市评估体系,并验证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研究结果显示,指标体系科学可行,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为医学中心城市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 白鸽, 周帅, 戴瑞明, 霍兆桦, 周奕男, 张天天, 何世英, 罗力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10-13,4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通过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围绕医学中心城市的特征,对上海建设医学中心城市的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对标全球城市与知名城市,对现阶段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并为下阶段的发展提供建议。
  • 周帅, 戴瑞明, 霍兆桦, 周奕男, 张天天, 何世英, 罗力, 白鸽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14-1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SCI论文比较13座城市的医学学术成果,分析北京和上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其建设医学中心城市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中,收集第一作者地址在入选的13座城市的SCI论文,对其数量、影响因子总和、篇均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城市总体比较中,波士顿、伦敦、纽约的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总和稳定地排在前三,北京、上海排名上升速度较快。各城市分学科比较中,波士顿、伦敦、纽约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优势明显,北京、上海的药学有优势。北京、上海的优势学科多为新兴学科或者医学边缘学科。结论 北京、上海医学学术成果与波士顿、伦敦、纽约还有较大差距,但增长速度较快,应保持整体上升趋势,对排名较靠后和呈下降趋势的学科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促进弱势学科的发展。
  • 卫生经济
  • 马丽丽, 胡原生, 胡晓斌, 王怀岐, 达哇卓玛, 陈媛, 丁倩, 苗苗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19-2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甘肃省2000-2014年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精准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次国家级机构法卫生总费用核算模板进行核算。结果 甘肃省2000-2014年卫生总费用逐年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为18.49%。在2000-2006年,各类医院费用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60.00%以上,2007年之后呈波动性下降趋势,2011年以后保持在55.00%左右的水平。15年来门诊机构费用所占比例呈现出U形分布态势,由2000年的15.77%下降到2009年的6.66%,医改之后又逐年回升至10.00%左右稳定波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费用从0.02亿元增加到了6.31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50.83%。卫生院卫生费用从3.50亿元增加到了39.91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8.99%。药品零售机构费用近三年在5.00%左右的水平。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占比由2000年的8.34%上升到2007年的12.79%,之后开始回落,2014年又回升至9.37%。结论 甘肃省2000-2014年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高,其结构也逐步倾向合理,流向医院的费用比例有所下降,基层医疗机构费用增加,公共卫生机构和医药零售费用占比近年呈下降趋势,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
  • 张超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24-2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推进按病种付费的呼声日趋强烈。现对相关基本概念、作用机制、配套条件和方案选择作进一步的辨析梳理,以期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27-3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不同类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利弊,按病种付费/DRGs的相关概念与要素,我国单病种管理与按病种付费的发展,国内外按病种付费的实施状况,探讨了未来我国按病种付费的管理关键点。
  • 卫生规划
  • 咸本松, 傅海虹, 张楠, 梁慧娟, 康莉莉, 范艳存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32-3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进行研究,探索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从自治区人口和地理面积两个方面分析内蒙古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结果 按人口配置,各项卫生资源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均小于0.2,按地理面积配置方面,各项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在0.5~0.6之间,差别指数均在0.4~0.5之间。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总量呈递增趋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呈现出不断向好趋势。卫生资源人口配置公平性显著优于地理面积配置,应该继续加大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合理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 卫生人力
  • 张青, 朱艳玲, 王安安, 陈俊畅, 包品红, 范阳东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37-41.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0和2015年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从卫生行政部门获取的广州市2010和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人员配置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影像技师数、助产士数却分别降低了29.27%、42.50%。广州市每万常住人口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8.1人、3.4人、2.8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数为0.46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中,中医医师数量、公共卫生医师数量所占比例偏低。结论 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卫生人力资源总体数量欠缺,全科医师缺口大,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构欠合理。建议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增加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加大全科医师培养力度,优化人员内部结构。
  • 基层卫生
  • 张小娟, 朱坤, 田淼淼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42-4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离散选择实验分析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偏好。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表调查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 112人,利用离散选择实验分析调查卫生技术人员对工作负担、收入、职称晋升和工作地点四个特征要素的偏好。通过STATA 12.0用条件logit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纳入的四个工作特征要素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对留住卫生人员在农村基层执业有影响。对调查卫生技术人员影响最大的特征要素是加班时间,他们愿意放弃2 980元来换取少加班。随着收入增加,收入产生的影响逐渐减小。工作地点在城市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最小,工作地点换成城市后调查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基线工作岗位的概率增加7.8%。结论 经济激励有助于留住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但减轻工作负担、优化职业发展路径等非经济激励因素也要重视。
  • 张静雅, 王伟, 曾庆枝, 何燕玲, 严非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47-50,5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岗位医护人员对精神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为社区开展培训和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以问卷形式对上海市三家试点社区的171名社区医护人员开展调查,采用频数统计、单因素R×C表χ2检验分析方法。结果 不同岗位医护人员对精神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约53.4%的医护人员倾向于短期培训,63.6%选择集中现场授课,46.0%选择理论知识讲授和38.0%选择模拟案例分析。岗位工作需要是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首要原因,其次是个人发展需要。医护人员不参加培训的原因均以时间安排与工作冲突为主。结论 社区应根据岗位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合理设计培训方案,并给予多种支持,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培训。
  • 张研, 牛亚冬, 张亮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51-55.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患者年度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农村居民就医服务类型选择的偏好与特征,研究居民就医选择行为的合理性。方法 以湖北省麻城市2012-2014年新农合门诊和住院数据库为基础,利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库合并和筛选,计算仅门诊和仅住院利用人群的人数占比及门诊住院比情况。利用SPSS 22.0对不同人群就医类型进行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 3年中85.00%以上的患者仅利用门诊服务,约2.00%的患者仅利用住院服务,门诊住院比从2012年的9.40下降到2014年的6.84。女性患者的门诊住院比(6.39)小于男性(7.35)。45岁以下人群约90.00%仅利用门诊,65岁及以上人群约3.19%仅住院。平原和平原丘陵地区人群门诊住院比(6.62和6.29)低于丘陵山地和山地地区(7.71和7.58)。结论 女性和老年人群的住院选择偏好较高,青壮年的门诊利用频率低。农村居民住院倾向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地理可及程度越高,机构服务提供能力越弱,其住院倾向越大。偏好住院的人群住院机构选择流向趋高。
  • 卫生服务
  • 李水静, 王颖, 方律颖, 万和平, 王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56-6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服务进展。方法 采用意向调查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2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面向关键人物(分管领导),意向调查现阶段签约服务的签约率、服务项目以及费用支付方式。焦点小组访谈主要针对样本养老服务机构的关键人物(分管领导),围绕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已有服务的评价、需求满足情况等展开。结果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率为60.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匮乏问题成为制约签约的首要阻碍。签约服务种类有限,并未完全满足住养老人的需求。向养老院和日托所"无报酬"提供签约服务的机构比例达到55.63%和72.50%,严重影响供方服务积极性。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有限,其他类型与级别的医疗机构参与签约服务必不可少。亟待相应的服务规范来明确服务范围和激励机制,以提升签约服务积极性。签约服务是构建医养整合性体系进程中养老服务机构的有效过渡。
  • 万和平, 王颖, 方律颖, 陶雷, 李水静, 杨颖华, 杨超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61-6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4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养结合各服务模式的受认可情况和现存主要障碍。方法 意向调查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针对上海市老年护理相关机构的关键人物(分管领导)意向调查对于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以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模式的认可程度,对理想"医养结合"模式的认可程度及所需支持条件等。针对样本养老机构的关键人物(分管领导),围绕对于内设老年护理院或医疗机构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合作的评价及存在问题等展开访谈。结果 老年护理机构对养老机构设置老年护理院及医疗机构的认可率分别为87.60%和96.00%,对签约合作服务模式的认可率仅60.90%,养老机构不认同完全依赖签约服务。医养结合理想模式的受认可率高达76.00%。强化服务体系中各类供方机构的服务意愿和积极性是理想模式推行的重要支持条件。结论 构建"机构-社区-居家"服务体系,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家庭医生与家庭病床服务,全面统筹医护人力,推进与规范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引导服务按需利用是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 医院管理
  • 陈舒盈, 黄晓光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67-70,8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5年无锡市民营医院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为民营医院的科学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分别比较同种类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以及不同类型民营医院之间的效率差异。结果 民营医院经营效率总体低于公立医院。单纯技术效率低是不同类型民营医院的共同问题。民营专科医院较民营综合医院经营效率低且效率水平参差不齐。民营专科医院规模效率未达到最优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结论 民营医院决策者应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政府部门应对民营专科医院的发展做好监管和引导。对规模效益递增的民营专科医院应适当增加卫生资源投入,以进一步激活医疗市场活力。
  • 医疗保险
  • 陆萍, 朱杰, 严海风, 高波, 戈园园, 苏永强, 王珏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71-7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纳入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人群的就诊流向及医保费用分布,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就诊行为和医保费用消耗情况,为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底纳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的3 2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012-2015年期间的就诊行为及医保费用消耗情况,并对不同医院级别、不同医疗机构的就诊行为及医保费用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2-2015年的4年间,糖尿病患者的总体就诊人数流失率和新增率均在5.00%以内。总体医保费用逐年上升,平均涨幅23.44%。专病就诊人数流失率和新增率基本超过5.00%。专病医保费用逐年上涨,平均增幅21.47%。4年间,糖尿病患者总体就诊和专病就诊主要发生在一级医疗机构,而就诊于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糖尿病患者总体医保费用逐年快速上涨。约80.00%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嘉定区某医疗机构,约75.00%的糖尿病患者则是专病就诊于该机构。专病医保费用主要发生于嘉定区某医疗机构(约50.00%)。结论 糖尿病专病就诊流失率较高,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糖尿病社区防治结合是慢性病管理的优化模式。糖尿病患者就诊费用的迅速增长给卫生资源配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卫生经济学建立最优糖尿病防治模式迫在眉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逐步成为糖尿病诊治及管理的主要机构,建立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慢性病单病种付费模式有利于控制医保费用的过快增长。
  • 公共卫生
  • 徐彩红, 张慧, 刘小秋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77-8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8.17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1和2015年我国县(区)级结核病防治(以下简称"结防")体系和人员数量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县(区)级结防人力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终期评估数据库中有关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调查的数据,对全国2 671个县(区)级结防体系和人员数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参照人口数和登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数对结防人员数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11-2015年实施定点医院模式的县(区)数由2011年的410个增加到2015年的1 281个。县(区)级结防人员数量从2011年的28 890人增加到2015年的33 94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1%。就不同人员类别来看,专职和兼职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和8.9%;就不同机构来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人数年均递降率为3.5%,定点医院结防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8.7%。平均每个结防人员服务的结核病患者数量从2011年的31例降至2015年的24例。结论 我国县(区)级稳步推广新型结防服务模式,结防人员数量缓慢增加,平均每个结防人员服务的结核病患者数量下降,但西部地区结防人员依旧短缺,建议各地在结防体系转型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防人力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