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5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3-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孙梅, 吕军, 励晓红, 王颖, 李程跃, 苌凤水,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75-7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5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医改推进以来,医、患、药、保四方存在的无奈逐利、担忧"看病贵"、药品市场混乱、担心收支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中心基于前期医疗卫生政策研究基础,认为:从补偿机制入手,探索实行"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或部分按病种)"组合支付方式,创立中国医改模式,可产生显著成效:百姓"看病贵"感觉有效消除;公立医院公益性得以促进;药品市场逐渐有序;医疗费用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医疗保障收支可以预期;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监管。
  • 袁素维, 马进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78-7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依法推进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别从加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法、依法制定区域卫生资源配置规划、依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及依法促进医药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潜在重点领域,为我国在"十三五"期末能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全覆盖的医改预期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 饶克勤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80-8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经济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变,引发我国慢性疾病高流行、高死亡率,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成为我国重大公共问题。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管控还没有得到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识,对国民健康的危害还在持续增加。并从战略、策略和路径选择上,为我国慢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的管控提供政策建议。
  • 专栏:疾病预防控制与人群期望寿命
  • 郝模, 王颖, 李程跃, 汪华, 吴红辉, 邱晓辉, 林尚立, 汤善健, 屈卫东, 姜庆五, 陈文, 陈英耀, 梁鸿, 周志俊, 傅华, 马安宁, 刘鹏程, 曾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83-8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的贡献研究"课题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研究综合运用寿命表法、去死因期望寿命表法、归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旨在明确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贡献,为公共卫生领域中,准确把握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风险、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战略重点等提供科学依据。
  • 吴红辉, 李程跃, 王颖, 汪华, 林尚立, 汤善健, 尹爱田,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86-88.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括介绍了"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的贡献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1)明确了单年度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2010年慢性病去死因增寿岁数为14.07岁,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最主要疾病;而传染病仅为0.07岁、意外伤害0.55岁、孕产妇疾病0.001 8岁。(2)明确了不同年度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归因:慢性病逐步由"正归因"变化为"负归因",循环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表现为"负归因"且呈加剧趋势。(3)明确了疾病预防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贡献:1950-2010年人群期望寿命提升了26.6岁,疾病预防控制的贡献高达77.9%。(4)明确了加大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力度将成为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增寿1岁"目标的主要途径:如脑血管病防控工作加强6%可实现规划目标。(5)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为8.34%。(6)提出了未来疾病防控策略:加强慢性病防控将成为未来工作重点,传染病重在防止"复燃""反复"和"突发",孕产妇保健应瞄准国际高标准运作。研究总结并形成了一整套疾病预防对期望寿命贡献的测算思路、步骤与方法,为准确把握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颖, 郝模, 刘鹏程, 吴红辉, 屈卫东, 姜庆五, 陈家应, 李程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89-9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定量测算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孕产妇疾病等主要疾病死亡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变化归因,明确各类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华东某省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和疾病死亡数据资料,借鉴归因分析的思路,形成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归因的测算思路,分析1950-2010年、预测2010-2020年主要疾病死亡的变化归因。结果:以2010年为基准年份,1950-2010年间,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孕产妇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归因分别为63.967%、1.255%、14.327%和1.371%;预测2010-2020年,上述4类疾病归因分别为1.551%、-125.049%、12.917%和0.098%,慢性病逐渐由"正归因"转变为"负归因"。结论:传染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下降明显,慢性病的"负归因"程度逐渐加剧,论证了慢性病将是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
  • 姜立文, 李程跃, 曾伟, 邱晓辉, 陈文, 陈英耀, 张亮,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92-9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定量测算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主要慢性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明确慢性病防控的重点疾病。方法:收集华东某省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和主要慢性病的死亡数据资料,运用课题组形成的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归因的测算思路进行测算。结果:以2010年为基准年份,1950-2010年,循环系统疾病中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归因分别为-0.434%、-5.403%和-1.896%,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的归因分别为17.742%和8.439%,糖尿病的归因为-1.028%。结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对期望寿命的变化呈"负归因",且呈现加剧趋势,上述4类疾病应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中的工作重点。
  • 李程跃, 郝模, 曾伟, 汪华, 梁鸿, 周志俊, 胡志,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94-97.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大卫生、大预防"的视角,运用期望寿命表法、数学模型构建等方法,探索了"疾病预防-降低发病/患病-减少死亡-期望寿命提升"的定量关系,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对期望寿命提升贡献的测算思路、步骤与具体方法,为各地测算疾病防控工作的贡献提供了方法学支撑。
  • 武娜娜, 李程跃, 曾伟, 邱晓辉, 姜庆五, 陈文, 郑玉建,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98-10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华东某省数据资料,通过明确"疾病预防控制贡献-期望寿命提升-人类发展指数改变"的关系,定量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结果:2010-2015年间,华东某省的人类发展指数将增加0.035 0。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提升期望寿命对其的影响程度为8.34%,而医疗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为5.38%。结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益要高于临床医疗,凸显了"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性,未来应更加重视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
  • 刘鹏程, 王颖, 李程跃, 吴红辉, 傅华, 林尚立, 吴群红,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00-10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定量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贡献,并对2011-2020年的贡献趋势作出预测。方法:收集华东某省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依据课题组形成的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提升贡献的测算思路、步骤进行测算。结果:1950-2010年,华东某省期望寿命提升26.59岁,疾病预防控制的贡献高达77.92%,其中传染病防控贡献3.57%、意外伤害防控贡献5.87%、孕产妇保健贡献3.61%、慢性病防控贡献为-1.73%。2011-2020年自然趋势下,传染病防控和孕产妇保健对期望寿命的提升仍然保持"正贡献",但已相对较小,慢性病和意外伤害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负贡献"加剧。结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人群期望寿命的提升贡献巨大,有力证明了"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性。
  • 邱晓辉, 王颖, 刘鹏程, 汪华, 汤善健, 屈卫东, 蒲川,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03-105,12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 专栏:医院质量控制
  • 顾建钧, 贺晓燕, 李明, 蔡美玉, 俞步青, 孙昕,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06-10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良好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将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服务意识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在前期对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焦点组访谈,提出了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案。此建设方案不仅为浦东新区改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决策信息,也为我国其它地区改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 李明, 蔡美玉, 周萍, 贺晓燕, 俞步青, 孙昕,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10-111,12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病人安全氛围评价与医院质控管理和病人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浦东新区7所区属公立综合性医院进行医院质控管理状况调查、病人满意度调查和病人安全氛围调查,收集医院质控管理状况、病人满意度水平和员工对病人安全氛围评价的资料;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医院病人安全氛围评价与医院质控管理和病人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有良好病人安全氛围的医院,质控管理较强,病人满意度水平高。结论:医院应营造良好的病人安全氛围,以加强质量管理,最终提高病人满意度。
  • 蔡美玉, 顾建钧, 贺晓燕, 俞步青, 孙昕, 周萍, 廖兴斌,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12-114.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综合性医院的病人安全氛围。方法:采用病人安全氛围测评量表,对浦东新区7家综合性医院1 353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员工对医院病人安全氛围总体评价良好,但对不害怕受羞辱、不害怕受责备、未见不良结果维度的评价较低,管理者和受过质控培训的员工评价较高。结论:医院应加强医院病人安全文化的建设,避免医疗差错重复发生。
  • 医改动态
  •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发革委近日公布了《上海市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今年将协调推进5项重点改革和深入推进13项专项改革,主要内容见表1。
  • 医院管理
  • 赵蓉, 杨佳鸿, 杨丽, 高解春, 郑培永, 杜宁, 何萍, 应晓华, 张璐莹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17-12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对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整体设计:整合的目标为对具有相同资产权属、相同能级的公立医院中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适合进行横向整合的情况是拥有优势资源的医院与资源相对薄弱的医院之间整合资源,实现强弱互补。横向整合中的关键问题为利益分配机制,人事制度、资产归属、管理体制、绩效评价。提出上海市级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适宜模式为学科整合、人才整合、科研平台建设、信息共享、设备共享、委托检验检查和集团化采购的建议。
  • 贾怡蓓, 张晨, 颜世洁, 蔡静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21-12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上海市医疗技术培训的现状进行描述,指出上海市医疗技术培训存在已有培训基地仍无法满足医疗技术规范化的要求、缺少科学完善的培训基地管理制度、缺乏对新技术的规范培训、多为"拿来主义"等问题,并提出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培训管理制度等建议。
  • 乔蓉, 唐燕, 王娜, 奚益群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23-12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了解现有绩效考核存在不足,为绩效考核方案的改进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200位医师为研究对象,对医院绩效6个方面的33个项目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果:绩效反馈、绩效互动、绩效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程序4个方面的变量解释了所有33个项目的65.91%。医师对绩效考核满意度为3.57分(总分5分)。绩效反馈因子的特征值高达17.22,累计方差为49.09,占33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1/2。不同年龄、职称和学历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医院绩效考核需进一步加强绩效反馈和沟通,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
  • 周勣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27-129.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2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住院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的核心胜任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闵行区2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进行胜任力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核心胜任力大多处于高水平状态,不同学历、性别在不同胜任力条目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或机构应加强对基地住院医师的个性化培训,使其更有针对性,促进基地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提高。
  • 周海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30-132.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与路径,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方法:引入作业成本理论,结合某医院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运用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尝试在公立医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构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模式。结果:通过项目成本核算,为某医院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信息,找到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结论:提出综合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实施方案,不但对该医院未来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也能为政府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及制订预算补助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国内同类型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医疗保险
  • 常璇, 李晓露, 马东平, 尹爱田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33-134,14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明确全民免费医疗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要实现的全民免费医疗目标进行界定。通过总结各国实行免费医疗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探索现状,为我国的全民免费医疗提供借鉴。分阶段对我国全民免费医疗进行目标分析,并为最终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提出建议。
  • 钟惠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35-13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江西省瑞金市开展医疗保险工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指出经过努力,瑞金市已经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主,多种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但仍存在工伤保险参保扩面难度大、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要加大医保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工伤保险工作、加强基金征缴,切实保障参保对象的医疗待遇等措施。
  • 社区农村
  • 张宏, 陈哲娟, 赵虹, 刘金峰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37-140.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符合我国西部农村基层卫生特点的相关薪酬建议。方法:选取青海和广西4个县的34所乡镇卫生院及其中213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采用描述、单因素分析、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西部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2012年的年均薪酬水平为36 483.13元、年平均薪酬从2008年到2012年增加了12 730.43元。薪酬整体满意度为(2.83±0.59)分,薪酬满意度4个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薪酬水平满意度最低(2.79±0.51)分,薪酬结构/管理满意度最高(3.11±0.65)分,薪酬提升满意度(2.96±0.55)分和福利满意度居中(2.98±0.59)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编制床位数"是薪酬满意度的负向影响因素,"乡镇卫生院人员核定编制数"及"月均出院人数"为正向影响因素,以上几项因素在西部地区特定条件下分别对不同薪酬满意度维度产生了显著影响。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大针对西部地区基层农村卫生人员的财政支付力度,以提升现况低下的薪酬满意度水平,使卫生人才能够留用在基层。
  • 朱有为, 柏涌海, 王胜军, 孙金海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41-143.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和对比国外全科医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全科医师制度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服务能力不足,健康守门人作用不明显,管理政策尚欠完善,信息协作渠道有待通畅等方面。探讨我国提升全科医师地位的可行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导向,将双向转诊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评,适当限制和优化公立医疗机构结构,建立全科医师长效机制等措施。
  • 其他研究
  • 刘稳, 李士雪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44-146. https://doi.org/10.13688/j.cnki.chr.2015.14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000-2012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用泰尔指数对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2年期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总量逐年上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地区间差异是资源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卫生资源纵向整合,推动卫生人才双向流动,全面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