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4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7-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胡爱群, 石珩, 张勘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47-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老年护理这一改革的重点领域进行论述,提出我国改革的一些成效,总结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参考。
  • 专栏:疾病防治
  • 曾伟, 李程跃, 王颖, 于竞进, 于明珠, 张瑜, 姜庆五, 陈文, 陈英耀, 张亮, 刘鹏程, 李晓姣,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49-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防治站所的经费保障现况,为明确其定性定位、并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0年我国28省1 047家各级专业防治站所的经费来源情况、机构基本支出状况等。结果:(1)现阶段,我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兼顾公益性治疗的专业站所机构占多数(占70.4%);(2)2010年全国各级专业站所获得的经常性经费投入占机构基本支出的比例仅为32.4%,距政府全额保障差距较大;(3)机构总收入中服务收入所占比例为57.3%,对服务收入的依赖性仍然较强。结论:我国专业防治站所的经常性维持经费保障机制仍未健全,存在"以治养防",影响了公共职能的落实,因此,亟需完善和理顺机构的运行补偿机制。
  • 刘鹏程, 苌凤水, 励晓红, 汪华, 何晓军, 马家奇, 汤善建, 屈卫东, 梁鸿, 尹爱田, 曾伟, 李萍萍,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52-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公共财政学的理论,分析并明确了我国专业站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益性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属于政府提供的范畴。针对不同性质的服务,政府应采取不同的补偿方式和策略,对专业站所进行分类指导与管理:(1)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或并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公益性治疗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3)以提供公益性治疗为主、公共卫生服务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为公益二类。专业站所的定位明确有利于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
  • 李程跃, 孙梅, 吕军, 陆耀良, 雷杰, 李琦, 林尚立, 周志俊, 傅华, 马安宁, 武娜娜, 姜立文,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5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防治站所进行合理定位与定性的基础上,理顺其运行补偿机制:(1)对于整个机构的人员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等应由政府全额保障;(2)对于公共卫生服务实行项目管理,财政全额保障;(3)对于公益性治疗服务实行"总额预付+按病人按年度付费",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探索建立病人自付、医保、政府财政三方共同支付的埋单机制,从而保障专业站所公共服务的提供,使机构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得以体现,保障全民享有公共卫生保健服务。
  • 专栏:医疗保险
  • 崔文彬,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57-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异地就医业务的现状及其目标需求,设计了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架构流程,并对相应的目标功能模块予以说明。
  • 徐俊, 崔文彬, 王霏, 王晔, 龚庐, 罗方方,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59-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异地医疗服务模式的概念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对异地医疗服务模式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了异地医疗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为促进异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探索。
  • 杨佳泓, 何萍, 王霏, 王晔, 罗方方, 于广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61-26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支付模式难以界定的现状,分析了处理跨省异地医保实时医保结算时必须解决的3项关键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为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医保实时结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课题的实施对于推动跨省卫生协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 专栏:技术评估
  • 耿劲松, 陈英耀, 吴博生, 黄媛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62-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英国和加拿大国家层面的卫生技术评估与决策模式,并探析卫生技术评估应用于决策的方法学进展,包括证据与价值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卫生技术评估向决策转化的工具。建议将卫生技术评估作为政府卫生决策的重要工作;建立循证、公开、透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卫生技术评估模式;探讨将卫生技术评估应用于不同类型决策的方法学体系。
  • 池迅由之, 刘文彬,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65-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研究者视角,描述我国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现状,挖掘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利用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各变量和决策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回收问卷382份,其中,有效回收353份,有效回收率92.4%。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的政策相关性、研究人员对于转化的信心、研究人员与卫生技术使用部门的沟通情况、研究人员与决策部门对课题目标设定的沟通情况以及课题成果的传播和沟通对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有重要影响。结论:建议鼓励研究人员在今后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中发挥积极能动性,重视研究人员和技术使用部门的沟通,加强研究与政策需求之间的相关度,加强研究和决策双方的沟通以及合作重视知识中介的作用。
  • 黄媛, 陈英耀, 吴博生, 耿劲松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68-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评阅的方法,以法国几个主要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演变过程为线索,回顾并总结卫生技术评估在法国发展的历程和经验。通过法国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构建和发展,卫生技术评估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更广泛的运用,其结果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 吴博生, 耿劲松, 黄媛,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70-273,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介绍韩国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于医保报销决策的经验,从而为我国开展类似探索提供借鉴。方法:文献综述。结果:韩国是亚洲第一个将规范的药物经济学证据应用于医保报销决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一个强制执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国家。韩国医保报销政策改革对于缓解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于医保报销决策是合理配置稀缺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手段,韩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研究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总结其经验和问题对我国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
  • 综合研究
  • 侯筱蓉, 邓小梅, 赵文龙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74-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应对策。
  • 宋圣帆, 叶露, 胡善联, 杜丽侠, 施强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77-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肺炎链球菌病住院患者患病情况并分析上海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医疗费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上海地区人口学数据、相关文献和政策资料,收集上海地区全年龄段人群在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脑膜炎,菌血症和肺炎)的住院医疗费用数据,结合上海地区人口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年上海地区全年共有27 723例肺炎住院患者、250例脑膜炎住院患者纳入研究,肺炎和脑膜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3.00d和22.63d,住院次均总费用为10 971元和23 322元,其中药占比较高,在肺炎和脑膜炎治疗费用中均超过了50%。结论: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规范肺炎链球菌病的诊疗流程,控制药品的合理使用。
  • 励益, 曹晓红, 方圆, 李力达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81-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医疗机构卫生行政审批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完善审批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确保医疗机构行政审批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并探索医疗机构行政审批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推进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 顾建钧, 张惠安, 孙昕, 王兰钧,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83-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前期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某区区属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原则、机制和方案,并指出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方案应符合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要求,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应加强对公立专科医院学科建设的投入。
  • 丁媛媛, 周蓉, 梁英超, 张勘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85-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市卫生计生委委属医学科技期刊审读情况,提出审读的认识有待提高,主管单位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年度审读制度有待完善和要强化期刊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等。
  • 医院管理
  • 朱骞, 刘嫣, 齐璐璐, 李锋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88-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国办"58号文"入手,从准入政策、执业环境政策和监管政策三方面,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政策还存在一些空白,有待进一步明确。
  • 马俊, 汤维娟, 张琦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91-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底线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成绩及住院、出院满意率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实施底线管理后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成绩及住院、出院满意率作为观察组,对底线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成绩、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底线管理后,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抢救物品管理均有所改善。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底线管理有助于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
  • 李屾森, 李海明, 尤莉, 黄碧红, 袁立, 顾勇, 郝传明, 黄虹, 吕军, 邵建华, 陈靖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93-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对血液透析日常工作的影响。方法:利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血液透析工作效率的影响;采用满意度调查普查医患双方对该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和适应性。结果:与常规管理组相比,电子化管理组的透析处方下达和确认时间明显减少,生命体征监测时间明显缩短。医患双方对于该系统的满意度达到91.5%和100%。结论: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医患双方满意度良好。
  • 吴文斐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96-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分析传统岗前培训方式经验,结合当前医疗工作背景情况,探索一套可行、有效、与时俱进的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旨在使新职工能及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能切实提高医院人才的综合素质。
  • 吴俊, 焦昌安, 王振荣, 王倩, 宣泓, 王家明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298-299,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综合性病房楼电梯运量的方法。方法:对某院综合性病房楼的电梯运行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通过智能化平台比较改造前后的运行效果。结果: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后,电梯平均每天的开关门次数减少11.7%,运行次数增加18.3%,平均等候时间缩短25.3%,电梯载客量提高17.6%。结论: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是提高综合性病房楼运量的有效方法。
  • 公共卫生
  • 黄玲玉, 郝晓宁, 徐敏, 吴敬, 刘志, 刘建春, 卜令寒, 塔娜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300-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的认知现状,为制定卫生应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5 646份。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应急人员对监测预警的熟悉度较低,不同机构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应急人员的监测预警认知现状存在差异,认知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应急人员认同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必要性和信息监测重要性的比例较高,但对监测信息来源认知较局限。结论:从认知结果看,监测预警职能尚需进一步明确与落实,同时加强人才培训演练和专业队伍建设,扩宽监测信息来源,完善应急机制。
  • 胡培, 杨军, 赵世文, 查舜, 段智泉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304-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介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州(市)疾控机构业务工作指导的一些做法,为其它省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云南省多年来实际工作等为依据,列举并分析开展基层业务指导的程序、方法等。结果:从法规依据、活动设计、前期准备、现场工作、整改追踪、结果讨论等几个方面,介绍基层业务指导的组织、准备、内容、产出等,加以归纳、总结。结论:开展对州(市)疾控机构业务指导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以高效、务实为目标,提高针对性,坚持每年突出几个主题、连续多年不间断开展、循序渐进、保持活动连续性。
  • 祖平, 陈勇, 吴维群, 梅建, 卢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306-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收集培养对象入选2005年启动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学科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时的基线数据和完成项目时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方法分析评估项目效果。结果显示,培养对象在学位、职称和行政职务上都得到显著提高,一支德才兼备、业务过硬、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青年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望, 姚欣人, 王琛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310-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上海市宜川地区小学生近视眼流行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小学生近视现状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期间对宜川地区所有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近视率,并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对宜川3 038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应答率为99.31%。研究对象中,共检出视力不良者1 568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9%,近视人数983人,近视率为32.3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睡眠时间和用眼习惯与罹患近视有关,"年龄"(P<0.01)、"用眼距离不足"(P<0.05)、"用眼过度低头"(P<0.01)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P<0.0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宜川地区小学生近视呈高流行态势,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近视发生。
  • 社区农村
  • 杜学礼, 张华, 蒋小华, 鲍勇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313-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闵行区以信息化为依托,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流程,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并通过有效共享辖区内的医疗资源,构建医院社区联动的服务机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同时闵行区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契机,坚持"卫、教、研、管"为一体的协调发展战略,保障了闵行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杨家强, 宋婷婷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4): 316-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化管理,评价其对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9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实施社会化管理(医生、患者、家属三者共同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的慢病管理。12个月后对血压控制效果、生活方式以及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参加健康教育的频率更高,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会化管理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