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4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5-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马安宁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45-146,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医改"美国病"的概念,即医疗技术猛进、卫生费用激增、健康水平一般和服务公平下降,指出"美国病"的危害在于经济负担超重、违背医学科学性、制约社会发展、影响政治团结和国家稳定,并从观念、体制和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美国病"的原因,指出中国医改要明确公益性质、控制服务水平,在公平性上下功夫、在预防上下功夫和宣传正确的生死观来谨防"美国病"。
  • 老年护理
  • 徐建光, 王颖, 杨颖华, 彭靖, 金培武, 李水静, 钟姮, 许燕君, 杨光, 刘红炜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47-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供需双方对体系功能定位的认知现状。方法:对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方及提供方、服务需方老人4类调查对象进行意向调查。结果:服务供方对服务内容总体认可率为86.8%,对非老年护理服务对象的选择率却也达到了81.7%;服务需方中,5.4%的社区老人主观反映需要入住老年护理机构,而其中8.9%的病人住院仅限于生活护理服务需求。结论:无论是老年护理服务的供方还是需方,对老年护理体系服务内容和对象的认知都是有一定程度误区,建议相关部门明确体系功能定位,合理有效利用护理资源。
  • 杨颖华, 王颖, 张天晔, 王冬, 张文忠, 薛建红, 杨光, 许燕君, 黄红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5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2006-2010年人力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平均每机构的护理人员为19.9人,每床位配置人员数为0.67人,低于国家0.8的配备标准要求;仅有39.2%的老年护理机构达到国家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护士的学历构成以大专和中专与中技为主,而护工的学历构成中最多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结论: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人力数量缺乏,素质水平偏低,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人力资源。
  • 孙晓明, 杨颖华, 陶雷, 陈雯, 邵正谊, 彭佳平, 许燕君, 杨光,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设施设备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2010年科室设置及设施设备配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老年护理机构老年护理相关科室整体独立开展率为75.8%,相关仪器及基本设施总体配置率分别为74.8%及81.2%。结论: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科室设置及设施设备配置整体状况尚可,部分设施设备不足有待发展。建议政策及资金倾斜,支持并开展多样化老年护理服务设施设备配置。
  • 许燕君, 杨颖华, 杨光, 丁汉升, 周萍, 庄悦红, 李明, 郑涛,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57-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论证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的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床位数据,引用卫生统计年鉴、卫生财务年报等资料,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老年护理服务床位数量及构成的合理性。结果:2012年上海市平均每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护理床位数为49.3张,与发达国家齐平。老年护理医疗床位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仅6.4张,养老床位则为每千人口42.9张。老年医疗护理床位的使用率近90%,而养老床位入住率仅为70%左右。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但医疗护理床位相对匮乏与养老床位相对宽裕并存。增加政府重视和协调、明确老年护理机构功能定位和需方需求评估标准,合理引导分流成为当前解决问题之策。
  • 杨光, 杨颖华, 许燕君, 金春林, 侯国权, 张玮, 蔡志昌, 张伟胜,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6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界定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确认突出问题及解决突出问题的切入点。方法:基于文献归纳法界定的全国层面老年护理体系中的问题,对上海市18个区(县)的986名老年护理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进行定性深入访谈。结果: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存在25类问题,"护理服务供不应求"最突出,为诸多问题相互作用的系统结果。突出问题的解决需以功能定位不清及缺乏评估标准、政府财政补助不足、护理专业人员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和缺乏法律保障5个问题的解决为着眼点。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中"供不应求"问题表现突出,功能定位不清及政府财政补助不足是造成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功能定位等是解决突出问题的抓手。
  • 黄红, 刘红炜, 杨颖华, 王惟, 赵靓, 张炜, 李建梅, 王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者及提供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及认可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及专家论证,明确解决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对服务供方意向调查了解其对体系发展策略的认可程度及实施优先顺序。结果:老年护理服务供方认为"加大政府重视、支持和引导"、"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为老年护理机构亟需实施发展前5位策略。结论:老年护理服务供方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策略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着力施行。
  • 综合研究
  • 吴凌放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为老医疗护理服务的现状,指出上海为老医疗护理服务主要存在服务针对性不强、体系不完善、部门间未形成政策合力等问题,提出要构建包括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功能在内的有机衔接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对为老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调控能力,建议在具体提供方式上,新增资源更多考虑引入社会资本,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和实行一定的公共政策进行调控。
  • 韩琳, 颜世洁, 贾怡蓓, 蔡静, 张晨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69-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总结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案,提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科学管理。
  • 吴诗瑜, 张勘, 周蓉, 赵加奎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72-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研究上海卫生系统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的工作成效,了解存在的问题,为及时调整专利管理政策提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抽取17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3家非试点单位的287名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点组和非试点组在专利培训人数和专利知识了解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希望获得的培训两组均是"专利申请";专利知识答题得分率32.3%;56.1%的科研人员认为专利转让的合适途径是企业通过专利网站检索获得专利信息;65.5%的科研人员在专利转让时需要提供专利价值评估方面的帮助。结论:建议加强专利基础知识和专利信息利用的培训宣传,建立医药转化平台,引入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价格评估体系。
  • 朱钜巍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75-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以及控制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
  • 嵇剑彬, 肖锦铖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77-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2-2011年医院资源整体情况,提高医院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指标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医院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总体来看,2002-2011年期间安徽省医院机构、人员、床位数逐年递增,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12%、5.41%和7.49%;医疗服务能力发展较快,其中床位资源的使用效率逐年升高,2011年最优,总诊疗人次、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58%、7.44%和14.10%;居民健康状况大幅度提升,平均期望寿命增长3.23岁、出生率达12.23‰、婴儿死亡率下降为8.81‰;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且要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结论:应理性看待增加医院资源投入这一问题,并优化配置、根据卫生服务需求进行宏观规划、加强道德建设和医学知识普及。
  • 田建广, 朱勤忠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81-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市院前急救救护车压担架状况、国外急诊预检分级救治的经验、我国急诊预检分级的机制和实践探索,并分析了影响急诊预检分级制度推行的相关问题。
  • 齐璐璐, 刘嫣, 朱骞, 朱同玉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83-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目前我国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呈现规模小、市场份额低、财务压力大、社会信任度低等特点,其设立和发展受到法律政策、卫生监管、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等外部因素制约。
  • 医院管理
  • 顾琦静, 陆彩凤, 顾斌, 李倩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86-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现状的分析,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所公立医院的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营造融洽医院文化,完善志愿者组织架构,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引入平衡记分卡理论,进一步加强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
  • 董丽佳, 张朋,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89-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服务利用方的角度,对瑞金-卢湾医联体内部就诊流程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通过情景模拟了解患者对医联体就诊流程中"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预约机制"4个关键环节的认知和看法。结果:总共调查306人。86.9%看病首选社区,主要是因为"交通方便"、"一些小病不用到大医院"、"社区医生服务态度好"、"费用便宜";41.2%认为"向上转诊须由专家审核"的规定不合理,担心增加专家审核会使转诊更加麻烦,病情在此期间可能发生转变;90.1%支持社区康复,认为下转到社区进行康复可以节省费用;96.1%赞同开通绿色通道,但利用情况较差;75.3%接受预约服务。结论:瑞金-卢湾医联体内部就诊流程总体上较为合理,但需要:(1)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居民社区首诊;(2)优化转诊流程,促进服务系统高效运转;(3)采用多种服务手段,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 田志宏, 陆冰, 谢丽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92-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当前深层次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随机抽取的1 0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就病人对医院或医生服务满意度问卷的所有内容进行填写。结果:在医疗实践中,医生是医疗行为的主体,相对患者而言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强者,也是解决医患冲突的根本。另外,红包现象缘于医患诚信危机。结论:对医患关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能有效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增进医患和谐,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 马伊芳, 胡成雅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94-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案的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方面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策略。
  • 张英华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97-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加强医院收费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分析和阐述目前医院收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医院深度管理提供参考。
  • 王兰钧, 孙昕, 顾建钧, 张惠安,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199-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的总体状况、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状况、科教与学科发展状况及大型设备购置状况;提出了政府对公立医院应进行分类财政补偿、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中医与儿科服务的提供、加强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补偿大型设备购置的建议。
  • 盛文翔, 王晨禾, 党勇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02-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了多年来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对招标采购工作的思考。提出医院建设工程招标采购应注意招标前要完善图纸设计,避免扯皮、返工。招标工作要统筹规划,诸多问题提前考虑;招标要合理丰富招标形式选准招标方式;招标要重视资格审查,确保公平竞标等内容,与广大医院基本建设工作同仁共勉。
  • 李屹, 汪瑾, 朱惠蓉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03-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中医临床研究团队建设相关的几个概念,揭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配置与协作有硬伤,医学人才"偏科"现象严重,研究团队学缘结构单一;研究团队对成员个人的影响力尚未形成。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学术带头人,适合的学术研究骨干和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手段促使团队成员形成团队优越感与使命感,通过了解研究团队建设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与任务,以更新颖、活泼、现代化方式行使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为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建设提供协助与保障。
  • 赵文娟, 夏海鸥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06-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目前重症监护室病房(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运行情况,分析不同小组工作模式的作用。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用目标抽样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7家医院的8个ICU,每个选取1名护士,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ICU的小组工作模式分为小组长管床和不管床两种模式。结论: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中,与管床模式相比,不管床模式能更好地体现组长的作用,体现分层管理,保证护理质量。
  • 蔡黎霞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09-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本院735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应用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方法进行质量改进,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执行,使护士手卫生意识增强,执行率上升。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 公共卫生
  • 林枫, 王海荣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1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年来镇江市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健康镇江"为平台,拓展慢性病综合防控范围;以模式转变为推手,构建慢病综合防控机制;以项目工作为抓手,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阐述了慢性病医保确定的原则、种类,日常管理,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指出今后要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建立慢性病专项预算和实行慢性病按管理人头单独考核支付等方面着力完善。
  • 卜令寒, 郝晓宁, 徐敏, 吴敬, 刘志, 刘建春, 徐龙彪, 塔娜, 黄玲玉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12-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认知状况,从文化程度、职称情况、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提高卫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概念熟悉程度较低,且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机构、不同层级之间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分歧。结论:应加强风险评估培训,健全风险评估制度,以全面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认知水平。
  • 邱晗波, 李敏, 祖平, 张伟华, 刘燕辉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16-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行的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拨款不足、缺乏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与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探索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薪酬激励模型,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 张花影, 杨骅, 李静, 王铁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20-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历次质控督查资料的分析,了解质控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健康体检质控督查结果,以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的3年中,通过对体检机构的定期督查整改,体检机构的优秀率从52.2%上升到76.4%(P<0.05),健康体检执业许可证书的现场索证率从89.1%上升到100%(P<0.001),口腔科设置的合格率从41.3%上升到83.1%(P<0.001),实验室检测管理的合格率从56.2%上升到82.0%(P<0.001),主检医生资质的合格率从83.1%上升到94.4%(P<0.05),乙肝项目检测管理的合格率从76.4%上升到89.9%(P=0.016),放射科设置的合格率从59.6%上升到70.8%(P=0.116)。结论:经过3年的质控督查,逐步规范了健康体检秩序,凝聚了行业共识,但仍存在参与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队伍不够稳定、执业行为不够规范、人员机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 盛卫星, 周琍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23-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院通过依托区域整体谋划,明确二级中医医院定位;着力打造"治未病"科,构建健康管理平台;积极下沉"基层",构建中医预防保健网络等方法,探索二级中医医院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二级中医医院仍需要政府从体制上出台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二级和三级中医医院的关系,需要有效的措施平衡二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
  • 社区农村
  • 龙骅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25-226,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落实情况,为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上海市7个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年报,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和人员的配置、家庭医生签约和利用情况、家庭医生的服务量和管理效率分析。结果: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团队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但郊区中心的全科医生少,服务人口多;家庭医生平均签约率为27.83%,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率为50.46%,7项优惠服务落实率为98.2%;郊区家庭医生的门诊量、高血压社区管理率、重型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低于中心城区。结论: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关键,应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
  • 魏士轩, 尹爱田, 马东平, 梁志强, 陈清梅, 常璇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27-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全科医生制度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人才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就解决全科医生人才问题提出建议,指出岗位缺乏吸引力、转诊机制缺失、人才支持政策落后是导致我国全科医生人才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需要逐步推进留任环境的建设,落实全科医生制度的责任机制,建立以考核为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
  • 胡俊峰, 蔡惠勇, 徐虹霞, 徐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29-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一套家庭医生服务要求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归纳法、专题小组讨论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家庭医生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考核家庭医生个人绩效的评价体系。结论:借鉴英国质量和结果框架(QOF)指标体系成功经验,加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过程、结果质量考核,值得实践和探索。
  • 杨秀玲, 吴维民, 韩会学, 卢德成, 林自中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32-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路径,通过对广西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发现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收入是其主要来源,并且都存在经营发展困难,提出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可通过购买方式给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补偿。
  • 林毅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36-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种典型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的不同,管理制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尽管每一种管理体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们仍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各种管理体制的特点,以期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基础。
  • 彭岩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38-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上海曹杨社区500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功能定位,探索适宜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500例上海市某社区的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心理及社会因素,如情绪、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在现有资源下积极参与。结论:政府及护理机构应深化社区护理模式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服务,开展个性化的护理照顾,把关注老年人心理活动和提供更丰富的社会支持作为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 田国栋, 王光荣, 金仕晔, 潘毅慧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41-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 他山之石
  • 朱有为, 柏涌海, 刘宇, 陆莉, 陈羽中, 蔡剑飞
    中国卫生资源. 2014, 17(3): 24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国外一些国家双向转诊的运行和评价现况,从政策引导、质量保障、评价反馈和技术支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用于我国的双向转诊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