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3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7-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陈英耀, 柯雄, 张亮, 陈家应, 徐凌忠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23-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测量的必要性,介绍了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其测量指标的可操作性、指标权重的争论、测量方法的选择和病人测量的贡献等方面讨论了如何测量公益性,指出良好治理的理念是指导公益性测量的重要理论支点,并对改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提出了深化认识、增加补偿、强化监督、优化治理等策略途径。
  • 新农合(3)
  • 李程跃, 孙梅, 励晓红, 陈英耀, 屈卫东,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26-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最大程度实现新农合制度目标,根据"特定人群就医概率-就医费用-就医经济风险-特定风险筹资水平-特定筹资下的补偿设计"的动态关系,形成了方案研制的思路与步骤:首先,在收支平衡的原则下,确保消除因病致贫所需的筹资额;其次,选择方案的风险保障性质,属于"风险型"、"福利型"还是"福利风险型";最后,根据确定的风险保障范围,明确补偿方案的风险共担约束机制,包括起付线、补偿比和封顶线,并确保分段补偿时消除特定风险后基金不透支。
  • 孙梅, 李程跃, 苌凤水, 周志俊, 傅华,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28-229,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农合制度的3大目标为评价维度,运用"前-后"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新农合方案实施前后因病致贫解决程度、收支平衡状况、就医经济风险共担程度等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目标达成的程度,构建新农合制度快速评价思路及步骤与方法,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技术支撑。
  • 励晓红, 李程跃, 孙梅, 林尚立, 梁鸿,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30-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修正新农合方案,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实现制度目标,首先形成了方案修正的标准,包括是否消除因病致贫、是否收支平衡以及是否最大程度共担就医经济风险3方面。据此标准,依次对补偿方案进行"收支平衡状况分析及调整"、"因病致贫状况差距分析及调整"和"就医经济风险分布分析及调整"。最终形成修正标准、可操作思路和具体操作步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新农合方案修正的盲目性,使方案的修正紧密围绕新农合的制度目标展开。
  • 专题研究
  • 李飞, 梁鸿, 郭有德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3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划2003-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构成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以最小二乘法(OLS)研究政府卫生支出对围产儿死亡率效果。发现政府卫生支出显著地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而且存在一定的边际递减效应。因此,认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卫生转移支付是缩小区域健康差距的重要手段。
  • 黄二丹, 李卫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37-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预测中国护理服务需求,对比护理服务提供现状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发展护理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护理产业的构想及其在行业管理、经济补偿和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政策建议。
  • 代涛, 钱庆, 洪娜, 安新颖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40-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卫生决策需求出发,设计了面向卫生决策支持的模型库系统。首先分析了卫生决策对模型库建设的需求,根据对当前模型库建设思路的调研,提出了卫生决策模型的选择原则和模型种类,制定了面向对象的卫生决策模型库设计方案,并对卫生决策模型库的调用过程和应用领域分别进行阐述。
  • 医院管理
  • 赵要军, 张静, 皇甫嘉鑫, 冯占春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44-245,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公立医院公益程度的发展演变为研究脉络,利用决策树分析原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日益弱化的影响因素,以此探讨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程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测量模型,旨在为加快推进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寻求突破点和决策参考。
  • 金永春, 冯运, 戈小平, 许玮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46-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实践出发,针对目前该院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及体会,依据新医改的要求,对公立医院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 顾善清, 刘宝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48-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项目分类、数量以及规范内容等方面对2012年版和2001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12年版规范的主要特点以及新旧衔接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
  • 宣嘉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51-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医院间接成本大、流程复杂的特点,提出在医院医疗项目核算中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详细列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的步骤,核算重点是间接成本费用的分配,充分体现了"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精细化核算的基础上,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措施。
  • 张璐莹, 谢慧玲, 王峦, 杜丽侠, 程晓明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5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目前医用回旋加速器的共享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上海市配备回旋加速器的4所公立医院和未配备回旋加速器的3所公立医院为样本,开展机构调查和访谈。结果:上海市医疗机构共享回旋加速器的模式有四种:主动共享、被动共享、自用+被动共享和非共享型。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三甲医院缺乏建立共享机制的动力、缺乏进一步拓展共享的空间、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资源共享网络以及医疗机构间的资源共享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结论:上海市公立医院之间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回旋加速器共享机制,建议在现有回旋加速器共享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共享平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 朱有为, 柏涌海, 陆莉, 刘宇, 陈羽中, 蔡剑飞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58-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病例分型原理构建规范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新型双向转诊指标体系。方法:尝试在病例分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筛选特征指标,初步构建双向转诊指标体系的框架。结论:双向转诊是新医改的关键节点之一,在基本医疗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客观上需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双向转诊实施和评估体系,以期有效推动新医改的战略规划。
  • 万祥波, 朱夫, 杨扬, 姚恒祝, 石春和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6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成立3年以来的改革与成效,分析目前实现集团化运营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 许仙忠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63-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医院导入项目化管理的过程、医院项目化管理的实践及医院项目化管理取得的成效方面,介绍项目化管理在某院管理中的应用。
  • 医疗保险
  • 梁鸿, 王峦, 荆丽梅, 娄继权, 崔欣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65-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全面分析上海城镇职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历程,剖析改革诱因、暴露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为其它地区开展相关改革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收集相关文件和职工医保运行的有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访谈了解有关专家对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改革的观点。结果: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遵循从总额控制、总额预算管理到总额预付制改革的主线,辅之以精神病医院的按床日付费、部分病种的单病种支付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改革强调多种支付方式复合使用,注重把握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改革步调,基本实现了筹资与支付、费用与质量的平衡。
  • 荆丽梅, 王峦, 崔欣, 梁鸿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68-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费用总额管理政策下的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成效及其暴露出的问题。方法:收集并分析2001-2011年间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有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重要知情人访谈的方法对医保控费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2002年至2011年间,城镇职工医疗费用年均增长11.67%,而代表基金支出的补偿额年均增长11.68%,城镇职工医疗费用的增速明显低于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其中,上海市城镇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和门诊费用的增加均主要来自于服务量的上升,但是,从医保费用和补偿额环比增速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证明,必须正确认识支付方式在医保控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作用的有限性。
  • 宋圣帆, 叶露, 施强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70-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我国肺炎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以及不同地域、城市级别、医院级别和医保覆盖情况造成的费用差异。方法:通过机械抽样获得2008年和2009年参保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肺炎住院患者的费用数据,结合卫生年鉴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保支付系统中肺炎治疗费用有明显差距,省会与直辖市的住院总费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8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比仍然较低。同时肺炎治疗中药品花费比较高,药占比达到60%。结论: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规范肺炎的诊疗流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扩大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力度,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资源,为广大百姓带来福祉。
  • 社区农村
  • 吴凌放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73-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人力资源不足和效率不高可能制约社区卫生发展这一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原有基础较弱和现有激励不足,提出了"强基层"的关键是要强软件、强人才,并提出采用多种方式将具有一定资质的执业医师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后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充实到社区卫生队伍,把社区卫生机构转化为相应的管理平台等具体思路。
  • 张蓓燕, 黄蛟灵, 贺小林, 张宜民, 叶晓景, 赵静, 曾劲勇, 沈晔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76-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运行,探索家庭医生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家庭医生为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健康评估,实施家庭、站点、门诊、病房、转诊"五站式"的连续性疾病管理,借助华东、仁济、同仁等医院医疗资源构建全面技术合作机制、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运用,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和行为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趋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及糖尿病管理率和控制率。
  • 马文明, 谢其鑫, 丁方然, 魏晶晶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79-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现状,为制定农村卫生服务策略与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新疆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呼图壁县方草湖镇、霍城县芦草沟乡、哈密市天山乡4个乡镇的各100名农村居民,由调查员入户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99.5%,两周患病率15.62%,半年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31%和1.33%。两周未就诊但自己买药者34.04%。32.6%的高血压患者和36.8%的糖尿病患者在村卫生室有健康档案。结论:新疆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但利用率较低,利用主要在村级医疗机构。应继续贯彻、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与管理,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利用率。
  • 唐唯岚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81-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中糖调节受损(IGR)患病情况,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年龄 ≥ 4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筛查出的1 313例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空腹血糖及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压、血脂检测,采集调查人群中糖调节受损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血糖升高(IFG)、糖耐量减低(IGT)和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率分别为1.07%、8.15%、1.66%,且年龄、血压、血脂、肥胖、家族史、心血管病史等危险因素明显高于正常血糖人群。讨论:早期发现糖调节受损人群,并及早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对预防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 公共卫生
  • 陆慧, 严非, 王伟, 沈鑫, 贾环, 郭足平, 杨美霞, 严慧琴, 杨怀霞, 郑亦慧, 侯云, 李朋, 洪建军, 梅建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84-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肺结核病防治示范区I-PPM 模式的实施情况,总结上海大城市结核病防治的效果、经验与挑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方法:以上海市7个结核病防治示范区为研究现场,采用现有资料收集、补充问卷的定量调查方法和深入访谈、小组讨论的定性调查方法。结果:各示范区运用结防PPM模式于病例发现、转诊追踪、确诊治疗、督导化疗和健康教育等各个过程。2009年示范区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8.3%,自付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约为5%。患者总体满意超过90%,结防人员满意度3.55分。结论:该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监督管理职能,实现了患者在医疗机构的"非中心化"发现、提高了地区结核病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了社区督导管理的便利可及性。但在提高人力可持续性和控制医疗费用方面仍需研究有效的机制来提高I-PPM的效果。
  • 彭伟霞, 丁晓沧, 李彦玲, 丁永明, 吴国柱, 何永频, 傅华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88-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计算上海市静安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分析10年间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损害。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011年选择3 049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Sullivan法计算健康期望寿命。结果:2011年该地区60岁组老年人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分别为26.30岁和18.94岁,各年龄组的女性期望寿命均高于男性,但各年龄组的男性健康期望寿命均高于女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脑血管病导致的健康期望寿命损失率最大为60.9%。结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应加强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女性老年人的保健服务。
  • 他山之石
  • 卢洪洲
    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4): 292-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英国某医院通过协调个体和团队之间的绩效评估来使得绩效评估的效应最大化,激励员工参与不断改善和提供获得认同、可持续的服务,整合多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