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2年, 第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3-20
  

  • 全选
    |
    医改纵论
  • 高解春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7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几种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通过讨论中国医改中公立医院所适用的补偿机制,指出了其中公益性为导向的关键,并阐明了核定医院收支和推行保障经费总额预付是公立医院改革理念的体现。
  • 专题研究(1)
  • 孙梅, 李程跃, 王颖, 于竞进, 于明珠, 张瑜, 姜庆五, 汤善健, 励晓红, 李松光, 刘鹏程,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74-7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基本状况,从区域考核层面验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以及现实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区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17个绩效指标,从总体绩效、类别和维度3方面来评价其绩效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区域总体绩效得分74.2分,低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9.1分;平均完成度为62.6%,低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2.1%。其中传染病预防控制完成度较高达到87.0%,而慢病预防控制、运行保障和健康危害监测评价与干预完成度仅为38.7%、58.7%和62.6%。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总体情况相对较差,且低于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尚待加强,慢性病防制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需加大重视。
  • 李程跃, 孙梅, 苌凤水, 于明珠, 张瑜, 汪华, 汤善健, 林尚立, 罗力, 刘鹏程, 郑乐乐,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的基本状况,从机构绩效考核层面验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以及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7个绩效指标,从总体绩效、类别和维度3方面来评价其绩效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绩效得分89.1分,绩效完成度82.1%;其中实验室检验和健康教育类别完成度较高,分别为94.5%和94.4%,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类别完成度较低,分别为78.9%和78.7%。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总体情况较好,但各类别开展状况参差不齐,慢病防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应用研究能力亟待加强。
  • 李松光, 苌凤水, 孙梅, 张瑜, 汪华, 陈政, 林尚立, 朱道立, 吕军, 郑乐乐, 陈飞,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79-80,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状况,通过人力配置指标的实践应用结果验证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数量、学历、职称和专业等基本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为374人,每10万户籍人口平均在岗人员数为0.88人;人力综合素质指数为7.50;本科以上学历占57.9%,较标准低7.1%;高级职称比例占26.6%,较标准低3.4%;传染病防治类工作的人员比例为24.0%,而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防制的人员仅占10.6%和2.5%。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人员总量不足,人员结构虽然较2005年进一步优化,但与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 王颖, 苌凤水, 李程跃, 汪华, 陈政, 施培武, 朱道立, 陈文, 孙梅, 陈飞, 李晓姣,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81-82,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 苌凤水, 李程跃, 王颖, 陈政, 施培武, 雷杰, 陈英耀, 吕军, 李晓姣, 李萍萍,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状况的分析,来验证基本建设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等相关数据。结果: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均建筑面积为66.8m2,相比2005年增加了19.1%;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41.8%,总体已达标;综合考虑人均建筑面积与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两项指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平均达标率为91.0%,仅有14个省完全达标。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用房配置状况明显改善,为机构履行职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西部地区工作用房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结构有待优化。
  • 王颖, 苌凤水, 孙梅, 施培武, 雷杰, 李琦, 陈英耀, 屈卫东, 罗力, 李萍萍, 曾伟,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85-86,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的分析,来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类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A类设备配置率、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类设备的配置率为78.6%,较2005年提高31.4%,但只有10个省的A类设备配置率完全达标;检验设备正常运行率平均为95.5%,43.7%的省份与95%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配置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标准仍有差距。
  • 陈飞, 王颖, 李程跃, 雷杰, 李琦, 陆耀良, 屈卫东, 梁鸿, 励晓红, 曾伟, 李冬凉,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87-8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践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对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总体均数为0.932;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平均达91.3%;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平均达99.8%;疫苗接种平均完成99.1%;冷链运转管理使用完好率平均为94.4%;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平均为89.8%。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监测与监控能力明显提高,各省计划免疫工作也较好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和计划免疫部分的绩效考核科学、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 刘鹏程, 孙梅, 王颖, 李琦, 陆耀良, 何晓军, 梁鸿, 周志俊, 苌凤水, 李冬凉, 李松光,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从结核病防制、乙肝防制及艾滋病防制3方面工作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所有省份均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平均为75.0%;结核病病人系统管理率平均为85.6%,距离考核标准规定的95%仍有约10个百分点的差距;20个省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100%,但仍有3个省低于60%;9个省份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达标县比例为100%,达标县比例低于60%的省仍有10个。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结核病病人的系统管理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仍待加强。重大疾病防制部分的绩效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 郑乐乐, 李程跃, 苌凤水, 陆耀良, 何晓军, 马家奇, 周志俊, 傅华, 吕军, 刘鹏程, 曾伟,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状况并检验慢性病防制工作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收集2009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从死因报告、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以及慢性病规范管理3方面对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全国所有县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死因报告的覆盖率平均为81.1%,距离绩效考核标准仍差18.9个百分点;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标县(区)的比例平均仅为30.6%;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标县(区)的比例平均为41.7%。结论:死因报告工作参差不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低以及慢性病人管理尚未规范,表明我国慢性病防制工作整体进展缓慢。慢性病防制工作的绩效考核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 李松光, 王颖, 孙梅, 何晓军, 马家奇, 于竞进, 傅华, 姜庆五, 罗力, 刘鹏程, 郑乐乐,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95-96,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数据,从应急组织架构、应急物品储备、应急处置能力3方面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架构建设的13个分项目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预案体系完整率平均为9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平均为97.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25。结论:省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基本建设全面加强,应急能力提高,但应急物品储备有待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全面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现状。
  • 吕军, 苌凤水, 李程跃, 马家奇, 于竞进, 于明珠, 姜庆五, 林尚立, 孙梅, 郑乐乐, 陈飞,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97-98,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管理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践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利用等方面数据,从网络建设评价指数、信息利用率等指标入手,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全国信息网络建设指数平均达到了0.805,信息报告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965,信息检索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854,数据分析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917,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853,平均信息利用率为97.6%。结论: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存在各省开展不均衡的状况。
  • 孙梅, 李程跃, 王颖, 于竞进, 于明珠, 张瑜, 林尚立, 汤善健, 苌凤水, 陈飞, 李晓姣,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并检验实验室检验能力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数据,从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情况、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质控3个方面来评价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84.3%,达标省份比例为62.5%;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省份达标;实验室质控覆盖率平均为85.6%,达标省份比例为84.4%。结论: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和管理工作总体较好,但部分省份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仍需加强;实验室检验能力部分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 苌凤水, 孙梅, 李程跃, 于明珠, 张瑜, 汪华, 汤善健, 陈文, 罗力, 李晓姣, 李萍萍,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并验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数据,从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行为干预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的平均开展完成情况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为0.916,均接近或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相关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 李程跃, 王颖, 孙梅, 张瑜, 汪华, 陈政, 陈文, 朱道立, 吕军, 李萍萍, 曾伟,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并检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数据,从职工培训教育、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应用研究情况3个方面评价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技能培训率、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分别为84.6%、85.8%,低于绩效考核标准;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为25天,专业人员指导覆盖率和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分别为97.7%和106.2%,均大于绩效考核标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的完成情况分别为67.7%和65.9%,专业人员年人均论文发表数为0.32篇/人,均低于绩效考核的标准。结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应用研究能力需要重点加强与提高;同时也验证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考核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 孙梅, 苌凤水, 王颖, 汪华, 陈政, 施培武, 朱道立, 屈卫东, 励晓红, 刘鹏程, 李冬凉,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加强完善绩效考核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使绩效考核实践更易于操作,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对部分考核指标的界定、标准、权重设置等提出了完善思路;针对考核中存在的自评修饰现象,课题组认为可通过绩效得分与完成度、与指标填报错误、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规律的把握进行校正,并逐步采取"机构自评+逻辑分析判断+现场重点考核"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对现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信息平台的进一步开发,使其逐步升级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与决策平台。
  • 专题研究(2)
  • 王岚, 吴锦华, 诸葛立荣, 万锋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09-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绿色潮流以及中国政府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绿色医院"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医院的必然发展趋势。绿色医院包含绿色、质量和效率3部分内容,这里着重介绍了德国的绿色医院的评估工具和评估体系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意义。
  • 朱永松, 吴锦华, 诸葛立荣, 张建忠, 罗蒙, 于冬, 万锋, 王伟, 王军, 王岚, 孔发, 余雷, 陈梅, 辛衍涛, 郑磊, 唐靖一, 袁向东, 潘常青, 魏建军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绿色医院高效运行的定义,即医院通过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使医院的医疗服务、人力资源、资产利用、后勤保障等运行效率持续提高,从而达到舒适便捷、低碳环保、高效安全的目标,以及对定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绿色医院高效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 魏建军, 朱永松, 张建忠, 王伟, 陈梅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分析了目前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从医院后勤的科学管理、优质服务、运行高效等方面探讨实现高效后勤的解决之道,旨在引出绿色医院高效后勤评价指标。
  • 潘常青, 吴锦华, 余雷, 孔发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着重提出了高效医疗新概念,并围绕医疗服务流程绩效、医疗服务控费绩效和医院成本控制绩效提出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和促进绿色医院高效运行管理可起到指导作用。
  • 唐靖一, 罗蒙, 王岚, 万锋, 朱永松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当前医院人力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了构建绿色医院人力和资产效率指标的思路,提出了绿色医院人力和资产效率指标的主要内容。
  • 医院管理
  • 何达, 刘佳琦, 谷茜, 胡献之, 梁斐, 段胜楠, 吴媛, 董恒进,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找出并分析我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卫生部及调查省市乙类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回顾和比较,并选取浙江省、陕西省、湖南省和上海市的16家二级和三级医院进行机构典型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深入了解乙类设备的配置和管理现状。结果:乙类设备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配置指标分配欠合理、基层医院配置数量不足;乙类设备维修费用昂贵,操作人员管理缺位;审监分工不明确,行政管理效率偏低。结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于乙类设备管理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需要在设备的配置、规模、利用和管理方面不断努力。
  • 李岚, 薛迪, 邓亚新, 徐珉华, 张烨菲, 潘常青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营销评价指标对已建立网站的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现状进行评分,以了解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网站营销状况,以及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黄豪, 李文放, 林兆奋, 杨兴易, 杨华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对"四化"质控模式使用前和使用后ICU医疗质量相关数据的统计,总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新措施。结果:新的质控模式使用后部分医疗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四化"质控模式对ICU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
  • 石伟伟, 夏海鸥, 钟亚萍, 卢惠娟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述目前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方法:采用参与性直接观察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个ICU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ICU护理工作模式主要有床位分管模式和小组协作模式。结论:小组协作模式较之传统的床位分管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促进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是未来发展趋势。
  • 张宏, 陈哲娟, 董先雨, 邱枫林, 王洁贞, 方素珍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医院财务主管的岗位胜任力要求,同时,对影响医院财务主管各类胜任力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山东省二、三级医院410位医院财务主管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财务主管胜任力的各类因素。结果:确认了5类共14个医院财务主管的重要岗位胜任力,明确"在岗时间"和"职称"是影响医院财务主管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而具体细化到不同类别的胜任力,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差别。
  • 王巍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由成本核算延伸至成本管理,介绍了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一般方法。
  • 赵江霞, 康琦, 俞思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医学学科整合的背景、趋势及必要性,介绍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展示医学学科整合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揭示学科整合是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 陶敏芳, 刘威, 秦逸, 李维维, 董风, 陈莉, 顾海鹰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42-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医院门急诊开展导医、咨询、预约、宣教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管理服务实践,提出提高专家门诊预约率、复诊预约率,提升急诊后预约门诊水平,建立预约同绩效评价之间的关联等建议,旨在进一步认真贯彻卫生部提出的预约诊疗服务。
  • 于志奎, 张索来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牡丹江市引入基本医疗保险后,如何通过谈判机制,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并就相关例子介绍了谈判过程如何深入及扩展,指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 周海龙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如何把内涵建设作为主题,强化医疗质量建设,培育医院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建立健全医疗管理体系,通过优化流程,提高运行效率,使医院建设保持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同时,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对提高医院管理效能、提高医疗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及医院职工自身发展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 俞能年, 刘海军, 刘卫东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医院角度评价某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方法:比较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前后在能源消耗上的支出。结果: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后,每年节省约55万元的直接能源消耗费用。结论:合同能源管理是降低医院能源费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 公共卫生
  • 周向红, 薛美琴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5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和评估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是否满足公众需求,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推进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志丹县为样本,应用供给分析理论,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A评估步骤,对200户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使大多数农民更容易获取安全饮用水、使用卫生厕所,妇女、儿童等焦点人群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联动,加强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鼓励群众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改水改厕项目中。
  • 谢敏强, 许瑾, 史岚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证分析和制度剖析阐述了目前食品安全地方监管的制度缺位和亟需措施,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建立适宜上海地方监管长效机制的具体对策与制度构想。
  • 黄葭燕, 谷茜, 陈英耀, 张勘, 王剑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57-158,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为探索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的作用,采用了建设成效情况分项评估、同行比对评估、专家总评估3种方法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3种评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表示该评估结果还是较为客观、全面的。
  • 陈卓蕾, 金春林, 叶露, 田文华, 虞建明, 贺黎明, 吴杨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研究上海的市、区两级精神病院,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精神病院自身经济运行情况不佳,市级精神病院补偿不足。结合精神病院职能定位,为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探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需方补偿,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等多渠道补偿机制。
  • 林笑微, 陈优, 顾陈韵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及一般情况问卷为评定工具,对114名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倦怠的3个维度中,未婚医务人员低成就感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已婚医务人员;不同职称之间低成就感维度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初级职称分数最高,倦怠程度最强;不同工作年限医护人员之间情绪衰竭维度中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工作年限为5~9年及20~29年组别分数最高,倦怠程度最强。结论: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在职业倦怠项目上存在不同维度的职业倦怠,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使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 农村卫生
  • 付晓光, 任钢, 程念, 汪早立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65-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第一批试点地区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方法:利用第一批试点地区2004-2010年各省统计报表数据,对基金运行的关键性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经历7年的运行第一批试点地区的参合率达到96%,累计筹资超过591亿元,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基金支出规模增幅较快,基金支付范围不断扩大,除住院,普通门诊外还兼顾了分娩、大额门诊等;基金的流向主要在县内医疗机构;基金的使用率较高,近年来保持在85%以上。结论:新农合目前仍缺乏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也面临基金超支的风险。
  • 彭永波, 马龙,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丁艳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2):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北疆5地区的县级医院进行服务效率的评估,分析该地区县级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北疆5地区县级医院中,多家医院存在规模和(或)技术效率问题,为使DEA无效医院达成总体有效,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升技术调整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或)调整医院规模,使医院逐步进入协调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