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5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1-20
  

  • 全选
    |
    本刊专稿
  • 王陇德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认为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的瓶颈,抓好农村人才问题是贯彻胡锦涛同志十六届四中全会讲话精神,注重公平性的具体体现;指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问题必须靠政府组织、支持,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最后提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四点设想。
  • 理论探讨
  • 王红漫, 周海沙, 李化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今公共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目前公共卫生部门面临的外环境,在理清了公共卫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系统的新思路为变传统的直接提供公共卫生产品/服务为购买公共卫生产品/服务。
  • 贾小婷, 冯学山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缓解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时期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任务。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目前各地正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宜的筹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为以后这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其中筹资问题更是各地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对合作医疗筹资的几个相关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 祝景彤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应对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卫生行业尤其是城市医疗机构中,医疗集团的组建方兴未艾,但医疗集团的内部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集团财务管理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管理环境。根据国有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经验以及财务管理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找到医疗集团财务管理的首选方式——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该文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并对医疗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 孙荇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从起步至今,已走过了近10个年头,期间,通过引入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借鉴台湾长庚医院关于损益分析的经验,与兄弟医院的交流探讨和持续不断的实践与改进完善,建立起了院科二级成本核算制度,形成了以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科室经济效益考核机制,激发了员工与管理层共同关注医院成本控制的意识与责任,促进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朝着优质、高效、低耗的方向良性健康的发展。
  • 张新民, 田忠琴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物资主要分为三大类,医疗仪器、医院设施、后勤保障物资。对这些物资的管理统称为医院物资管理。
  • 专题研究
  • 盛锋, 程晓明, 于跃, 李玲, 陈艳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的现况,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典型抽样调查3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药品配置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20类超过350种的药品;第二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20类200种到350种药品;第三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的药品在13类与19类之间,种数基本在100种到200种之间;第四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的药品在10类左右,种数大多少于100种,并且不能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 程晓明, 盛锋, 陈艳, 李玲, 于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该文结合社区现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情况对各类药品配置能否满足社区治疗这些疾病的需要作出了初步的判断,同时分析了不同药品配置规模对于药品费用的影响,这些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提供了方便。
  • 许珊丹, 熊妮娜, 陈冬峨, 陈冠民, 居颖, 彭飞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武汉市不同人群对SARS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对SARS及同类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全市6个不同职业类别人群进行SARS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不同人群对SARS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和农民工认知程度较低,其中农民工对SARS不清楚的占30.3%,为职员的10倍多。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对SARS的关注程度和恐惧程度。结论:应针对全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类别人群和不同的心理状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 叶露, 王娟娟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上海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高龄化,发展老年护理院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据统计,上海自198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家老年护理院以来,截止2001年11月底已注册的老年护理院达64家。较好地满足了这一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然而在老年护理院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 医疗保险
  • 郭有德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道德风险是各类保险经济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在医疗保险的文献中也不例外。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在医疗保险提供的条件下,被保险人存在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倾向。在传统的医疗保险中讨论道德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时,往往都是从如何抑制被保险人的医疗需求入手,从而到达控制医疗费用,进而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由于在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医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权威性。该文认为充分发挥医生及医疗机构的主动性是控制医疗费用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有效机制。
  • 沈松泉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在总结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十年成果的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了实现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阐述了构建小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 应晓华, 姜丽萍, 陈文, 沈裕彭, 卢宪中, 蒋敏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温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笔者设计了与之对应的5个补充医疗保险方案,调查了职工对这些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意愿支付情况。结果表明:5种方案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8~1.34之间。覆盖特需医疗服务的方案D和E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覆盖大病重病的方案A接受程度最高,价格弹性最小,应优先考虑加以推广。个人经济状况、医疗服务利用及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影响补充医疗保险需求。
  • 技术评价
  • 顾宁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财务失败预测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创新性地建立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选取7个财务比率指标建立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指标体系。该文将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医疗机构财务失败预测的实际工作之中,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实践经验可见此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能力。
  • 应向华, 曹建文, 陈洁,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结合国际经验和目前国内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工作的实践,简要介绍了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以促进评估工作在我国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更好地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服务。
  • 程广德, 葛余兆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系统、科学、便捷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规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型合作医疗)的迫切需要和客观要求。高邮市从1987年起推行"以乡统筹、大病合作"制度16年,2003年又被江苏省确定为首批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市(县)。为了推动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考量其发展情况、运行状态、实施成效,最近高邮市在总结"大病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合作医疗的实践,对新型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积极探索,现将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 实践经验
  • 张勘, 夏擎世, 许铁峰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持和发展上海医学整体优势特色,上海卫生系统实施了"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该计划不仅关系到全市卫生资源的优化组合,也涉及到市卫生系统和各医院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经过2年多的建设,全市已建立33个市临床医学中心,在水平提升、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方面已初见成效。本文对临床医学中心的意义、作用以及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 吴正一, 冯漪, 张濒, 赵致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是"十五"上海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介绍了上海市口腔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在凸现规模效应、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心管理制度的规范、中心管理机制的创新、中心学科优势的整合和中心服务模式的优化,阐述了其对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的启示。
  • 李天雅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及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使医药卫生服务体制的许多弊端暴露出来,其中医用资源的分配与应用不合理现象尤为突出,如何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真正体现医疗服务行业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让老百姓全方位受益,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然而,单纯增加卫生人力、物力资源并不意味着会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而不恰当地减少医用资源只会增加临床一线的压力和负担,如何做到精打细算、减少浪费、资源使用合理,大力提高技术的效率是很好利用资源的关键所在。
  • 张玉韩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47-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制胜的资源要素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设备等有形资源要素;制胜的核心逐渐让位于科技、管理创新等无形资源的新要素。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型企业医院,在多次省级卫生行业检查中,各项指标位于全省前列。自2000年以来注重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年经济增长稳定保持以30%的速度上升。其成功做法归结于引入人本管理的理念,打造"管理品牌",实现了管理整合的新模式。
  • 江一民, 孟仲莹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1): 4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的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HIS系统)是按照传统门诊程序而设计的,未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门诊病人仍要排四次队(挂号、候诊、付费、配药),付三次费(挂号费、药费、辅助检查及化验费),病人看一次病费时间、费精力,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另外,现有的门诊程序未充分发挥医保卡作用。因此,改革现有的医院门诊程序,已迫在眉睫。我院改革后的门诊流程优化方案经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效果相当不错。其方案主要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