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1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5-20
  

  • 全选
    |
  • 郝模, 潘明俊, 陈政, 郑益川, 张黎明, 马安宁, 冀春亮, 罗力, 张勇,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总结和建立了针对根源解决焦点问题的政策思路模型-"切实落实防保功能的政策思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村疾病防制功能切实落实所需要对农村三级卫生网及其组织体系、运作机制等进行的调整。
  • 马安宁, 陈政, 郑益川, 张黎明, 冀春亮, 罗力, 张勇,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首先阐述了对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目标模式进行设计的重要性,认为改革必先设计,设计是成功之母,"系统"是确定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正确的目标定位是框架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目标模式框架设计的思路。
  • 罗力, 郑益川, 张黎明, 马安宁, 冀春亮, 张勇,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03-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卫生事业经费中医疗经费转移到防治防疫经费是解决政府对预防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的政策思路之一。该文以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资料为基础,就农村地区情况对这一政策思路进行了定量模拟论证。研究认为:(1)医疗经费向预防卫生事业转移可以满足预防卫生事业所需政府投入;(2)该政策对医院的震荡在我国一、二、三类农村地区可通过调整劳务收费、压低药品业务收入来消除,因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王志锋, 张黎明, 马安宁, 冀春亮, 罗力, 张勇, 姜晓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王小宁,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论证了乡镇卫生院对药品收入有较强依赖性的基础上,该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药品收入与防保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现"以药养防"和"重药轻防"状况确实存在。现阶段如果在乡镇一级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不利于防保功能的落实,引起的震荡较大。
  • 罗力, 马安宁, 冀春亮, 张勇,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王小宁, 虞国良,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地区能否实行疾病控制中心模式(CDC),是深化卫生防疫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该文应用意向调查数据和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资料,从农村地区疾病模式、认识基础和CDC补偿机制三个角度论证了农村地区实施CDC制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DC制度在农村地区是可行的。
  • 张勇, 冀春亮, 罗力,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王小宁, 虞国良, 郝超, 华颖,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针对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功能有失协调的根源和机制,提出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的政策方案,通过政府、卫生服务组织方、卫生服务提供方的意向调查和模型模拟,论证了方案的理论内涵、必要条件、利弊和接受程度,结果可认为方案具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解决目前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功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供了政策思路。
  • 尹爱田, 郑文贵,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王小宁, 虞国良, 郝超, 华颖, 包江波,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模式中乡和村之间的协调问题,针对原有三级网有失协调的根源和机制,按照恢复三级网功能的四项条件,提出建立农村"县乡两级预防保健网"的政策方案,通过意向调查和模型模拟定性定量论证,该方案具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解决目前三级网防保功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供了供选择的政策思路。
  • 孟庆跃, Clas Rehnberg, 汤胜蓝, Gerry Bloom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介绍了欧洲联盟资助课题"中国城市卫生改革对公平和效率影响研究"效率研究部分的立题背景、技术路线、主要调查方法和该研究所产出的一组论文的内容安排。该文认为本研究以探讨卫生经济改革和医疗机构管理行为与医院经济效率内在关系为主线,系统介绍和应用了先进的医疗服务效率评价方法,定量和定性研究并重,提高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应用价值。文中提出了卫生改革评价研究的技术框架。
  • 孟庆跃, 赵亦成, Clas Rehnberg, 汤胜蓝, 葛人炜, 卞鹰, 张锡云, 庄宁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主要验证两项假设:卫生经济政策对医院管理行为有影响和政策决策者与医院管理者的目标有差异。资料来源于政策文件和对淄博和南通市的现场调查,分析采用以定性为主的时间序列方法。主要结论是医院管理行为对应卫生经济改革总体上时间滞后,医院经济管理将进入成熟期,卫生经济政策不能落实的原因之一是政策制定者和医院管理者的目标不一致。
  • 庄宁, 李伟, 黄思桂, 张锡云, Clas Rehnberg, 汤胜蓝, 赵衍峰, 孟庆跃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医院效率评价中最为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单元成本、生产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内容涉及上述各方法的原理、数理模型、应用原则和优缺点等方面。利用山东省淄博市与江苏省南通市县及县以上41所医院的资料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模拟,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了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应依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适宜的方法。
  • 庄宁, 汤胜蓝, 赵亦成, 黄思桂, 李伟, Clas Rehnberg, 孟庆跃, 卞鹰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例构成会影响医疗服务的效率。在比较不同级别和性质医院相对效率过程中,由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例构成可能存在差别,因此,需要对质量和病例进行调整,保证效率比较的效度。该文通过对1990~1999年山东省淄博市与江苏省南通市医院效率测量中医疗质量与病例组合的实际应用,阐述了医疗质量与病例组合调整方法的原理、原则与应用。
  • 胡善联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3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出发,医疗市场中存在着供需双方,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者就是病人和健康的就医者。医疗消费具有三个特殊性,医患双方的知识和信息不对称;医患双方处于主体与代理人的关系;医疗消费具有疾病和财务的风险性,因此患者在医疗消费时总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其权益需要得到保护。医疗消费者的权益应包括治疗自主权、卫生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权、人格尊重权、知情权、隐私权等健康权。作者认为医疗服务也应列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范畴之内。
  • 杨团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首先剖析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目标,认为解决医疗补偿机制是核心问题。并提出应该用一整套非营利的制度为公立医院重新定位,应对公立医院制度改革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其目的是真正确立医院独立经营的地位。最后提出分类管理的政策难点是法律、政策设计和医院效率问题。
  • 周政, 余耘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卫生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而单位内部的分配制度改革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医院必须主动适应"三医"联动改革的形势和服从服务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现状,有必要进一步对原先的医院内部分配模式和方案思路重新进行探索、调整和实践。
  • 陈文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业保险是补充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用于覆盖主体医疗保险中投保者自付部分及主体医疗保险没有覆盖的项目。由于补充医疗保险与主体医疗保险相互作用以及商业保险的特性,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市场需要必要的政府监管。
  • 于万星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38-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各地已基本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国家公务员原有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并随经济发展有所提高,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意见》。当前各地正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既保障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医疗需求,又符合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具体办法。在制定具体办法中,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医疗补助经费的使用上。笔者认为,在制定办法时应根据医疗补助经费的筹集情况,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使用。
  • 李蔻芳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39-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的流动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促进了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有利于他们发挥技术上的优势,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战略。本文对上海市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有序合理的人才流动,不仅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也有利于医院学科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同时对进一步加强人才流动提出几点思考。
  • 李兰萍, 仲跻宁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4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三名"工程建设,创名院、建名科、出名医,是当前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知识经济即将来临等时代大背景下,医院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适应跨世纪需要的战略选择,它对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服务现代化建设、推动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3):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成员国包括了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每年都会公布其成员国卫生保健体系的统计数据,这是研究国际卫生服务的很好材料。《OECD卫生统计数据1999:29个国家的比较分析》已在巴黎出版,其中提供了1998年23个国家的卫生统计信息(缺匈牙利、韩国、墨西哥、波兰、葡萄牙和土耳其6国的资料)。本文扼要地介绍OECD国家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的最新信息和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