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1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20
  

  • 全选
    |
  • 李长明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回顾和总结了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客观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矛盾、困难和机遇,最后对农村卫生改革提出若干思考:调整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确保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改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产权结构和管理体制,巩固农村卫生服务网,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建立适宜的农村健康保健制度。
  • 赵郁馨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提出了卫生系统的3个目标、4个功能、4个战略方向、5个技术评价指标,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评价卫生系统绩效的新框架。作者在充分肯定世界卫生报告新思维、新框架的同时,提出个人评论意见,并对某些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提出商榷。
  • 陈祥华, 姚树坤, 高春秋, 席彪, 钱卫国, 尹爱田, 郑文贵, 刘洪庆, 李向云, 陈会波, 王薇,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依据华东地区3省12县49个乡174个村的村基本情况和卫生室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各个方面调查,同时结合351名村医、9 781户居民以及各方领导意向,论证了村级卫生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重有收益轻少收益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现有的防保工作内部动力不足,致使村级卫生机构重医轻防问题成为必然。
  • 郑文贵, 陈恩东, 傅鸿鹏, 邵晶晶, 尹爱田, 陈祥华, 刘洪庆, 李向云, 陈会波, 王薇,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分析了农村居民对医疗和防保服务的认知、支付意愿和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并对农村居民与卫生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差距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农村居民对健康和防保意识较强,对医疗和防保服务的支付意愿也较高,与供方的判断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供方提供不足,农村居民对某些防保服务的利用较少。供方没有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提供适宜的服务和知识,而居民的健康和防保意识不是防保功能不能落实的主要原因。
  • 郝模, 傅鸿鹏, 邵晶晶, 尹爱田, 郑文贵, 陈祥华, 刘洪庆, 李向云, 陈会波, 王薇, 宋宝良, 赵树仁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依据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思路,应用层次分析法,逻辑推论了疾病防制系统焦点问题(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的直接相关因素和间接促发因素,认为问题的起始根源是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机构的财政投入不足,致使疾病防制功能中无偿服务部分缺乏激励监督,同时为了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政府不得不允许疾病防制机构提供部分"有偿服务"但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制约,导致功能偏废(重有偿轻无偿),部分缺乏收益的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并总结和建立了焦点问题的作用机制模型-"社会互动:我国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作用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推论了农村三级卫生网及其组织的变化对农村疾病防制功能落实的影响。
  • 章滨云, 邵晶晶, 尹爱田, 郑文贵, 陈祥华, 刘洪庆, 李向云, 陈会波, 王薇, 宋宝良, 赵树仁,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5年来205篇相关文献的归纳论证,了解国内前期研究对我国农村三级网防保功能难以落实机制模型的认同状况,分析显示国内研究者对于模型思路有比较清楚认识,对各模块一般问题有相当比例论及,但对模块相互关系和整体模型缺乏论证。
  • 李鹏翔, 尹爱田, 郑文贵, 陈祥华, 刘洪庆, 李向云, 陈会波, 王薇, 宋宝良, 赵树仁, 潘明俊,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运用调查的实际数据,论证了课题组推论的"社会互动:我国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作用机制模型"中各子模的特定内容、各子模之间相互逻辑关系和顺序、疾病防制功能不能落实的根源。模拟论证的结果与逻辑推论、文献归纳分析结果和意向论证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本课题组推论的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作用机制模型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 王小宁, 虞国良, 郝超, 华颖, 包江波, 陈恩东, 傅鸿鹏, 邵晶晶, 尹爱田, 郑文贵, 陈祥华,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运用意向调查的数据,论证了课题组推论的"社会互动:我国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作用机制模型"中各子模的特定内容、各子模之间相互逻辑关系和顺序、疾病防制功能不能落实的根源。模拟论证的结果与逻辑推论、文献归纳分析结果和数据论证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该课题组推论的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作用机制模型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 郑益川, 张黎明, 马安宁, 冀春亮, 罗力, 张勇,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通过对农村医疗市场的分析,发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住院服务方面,同时,两者的竞争在医疗费用份额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乡镇卫生院在竞争中总体处于劣势,但通过控制医疗服务的次均服务费用、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与病人的关系和提供便利的就诊条件,可以获得更多的医疗服务市场份额。同时发现乡镇卫生院的"以医养防、重医轻防"是普遍行为,在竞争占得一些优势的乡镇卫生院表现更明显。
  • 郝超, 华颖, 包江波, 陈恩东, 傅鸿鹏, 邵晶晶, 尹爱田, 郑文贵, 陈祥华, 刘洪庆, 李向云,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以村卫生室综合优势指标为主线,从村卫生室综合优势指标与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经济收益、管理状况、防保工作的开展状况、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相互关系五个角度研究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之间关系,发现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竞争,而且是一种无序的恶性竞争,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乡镇卫生院更加忽视防保工作。
  • 张勇, 罗力, 姜晓朋, 王志锋, 章滨云, 李鹏翔, 吴延风, 王小宁, 虞国良, 郝超, 华颖,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担负着防保工作落实到农村基层的主要职责。该文从防保总收入、千人口防保支出、防保开展能力和防保地位指数四个角度探讨了影响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主要因素为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创收能力和住院能力;从乡村医生对防保工作投入时间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村卫生室防保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为防保工作的经济收益、村卫生室的管理状况和农村居民在转诊过程中对乡镇卫生院的选择率。
  • 李鹏翔, 郑文贵, 陈祥华, 刘洪庆, 李向云, 陈会波, 王薇, 宋宝良, 赵树仁, 潘明俊, 陈政,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建立了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开展能力综合指标和乡镇卫生院防保地位综合指标,并通过内部校验和外部校验证实其合理性。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开展能力综合指标可用于评价其防保开展能力大小,及其以医养防的程度。乡镇卫生院防保地位综合指标可用于衡量防保在乡镇卫生院中的地位,从而判断重医轻防的程度。
  • 宋文舸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资源重组与医院产权制度调整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产权制度变化不一定会产生资源重组,但多数情况下的医疗资源重组要触及医院的产权制度。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医疗资源重组和医院产权制度调整的势头还会加强,但不是所有的医院都需要参与资源重组和产权制度调整。
  • 王方刃, 邓永岳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福建省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更好地开展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法:对福建省24个县市的21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福建省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意愿较强,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医疗费用负担方式、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结论:应积极探索和完善老年人社区保健体系,改善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以满足他们的社区卫生服务要求。
  • 张萍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实现人事工作由计划管理向市场配置转变、由传统管理方式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转变为目标,以控制进口、调整结构、强化聘任、疏通出口为突破口,初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度、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自主聘任、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人事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 柴云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机构需要医疗保险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挚机,着眼于医疗机构的长足发展,深入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苦练内功,发展自己,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体现活力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 熊茂友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0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明确提出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的提出,对于既让广大职工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又能让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交得起钱、乐意交钱,充分调动全国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参保的积极性,确保上海会议提出的工作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丁汉升, 郑树忠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保险的结算费用的审核是医疗保险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是医疗费用控制的手段之一。做好费用的审核工作有利于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有利于医疗机构和病人及时收到应由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费用。因此,做好费用结算的审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按服务项目为主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下,结算审核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杨启佑, 王天贵, 马晓萍, 甘淑君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卫生物力资源包括卫生床位、卫生设备、卫生建筑等。卫生床位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卫生物力资源,也是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该文论述卫生床位配置标准测算方法与数学模型,并用以测算出2001~2005年四川省卫生床位配置标准总量和省内21个市、地、州卫生床位配置标准量。
  • 吴洪雁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1999年我局以职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在市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和工人技术等级评聘分开管理制度,建立任职资格评审与职务聘任相分离,以岗位控制取代以指标控制的新型运行机制,并把"评聘分开"作为推动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强调"以事设岗,以岗定责,以职聘任,以效定酬",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单位自主聘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专业人员评聘制度。
  • 金春林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1966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开始实施两种公立的医疗保险制度,即医疗照顾(Medicare)与医疗救助(M edicaid)以来,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环节之一,美国历届政府都在为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作不懈的努力。克林顿政府的医疗保险改革方案规定在雇佣者保险制度中,雇佣者必须为其雇员及家属支付80%的医疗保险费,以便于1998年末达到全民医疗保险覆盖。但遗憾的是该方案于1994年被国会否决。